第1468章 任重而道远(2 / 2)

“刘开浚?知道啊。”

小强说:“刘开浚1931年入党,52年起担任河省卫署纪兼省军区政委,也是河省集约农业体系的开创人,(集约农业指的是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目的是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不过历史上,刘开浚在创立了集约农业后,因为反对当时担任副署纪的吴殿祥乱搞氵孚夸风,随后就被扣上了‘右顷机会主义’的帽子,接着就被调去了海南岛……结果,吴殿祥接替刘开浚后,在河省一顿乱搞,弄得几乎民不聊生,最后眼瞧着兜不住了,只好灰溜溜的把当时广西的署纪刘建勋请了回来,结果刘建勋回到河后迅速稳定局势,然后以工代赈开红旗渠重新恢复被破坏的河集约农业体系……再后来……”小强想了想,吞吞吐吐的说:“再后来,邹资π们认为刘开浚也好,刘建也罢,都不是他们一路人,便再次给他扣了一堆帽子,随后就是各种整治……286还……总之,这两个人最后的命运都不太好――但是说到刘建勋,这个人确实是有能力的,当初广西剿匪和土改推行艰难,就是刘建勋亲自去广西抓这个事情的,而刘建勋只用了几年时间,就把广西治理好了,结果吴殿祥在hnan省一顿乱搞,自己又没办法收场,刘建勋就又一次临危受命……”

说到这里,小强突然想到了什么:“对呀,主席,刘开浚现在是河省卫署纪,他应该很清楚吴殿祥的事情吧。”

毛主席说:“但是现在吴殿祥却反咬刘开浚一口,说刘开浚瞒报粮食产量,不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征收粮食,而且党内一些同志也很支持吴殿祥的说法。”

“这帮人……”小强奈的叹了口气:“哎,真是任重道远啊――主席,我认为对于吴殿祥这个人,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平调到一些没什么实权但是又需要人的地方工作,这样影响是最小的,毕竟他这个人除了搞政治斗争一流外,搞经济搞发展都是做什么乱什么,甚至hnan省仅有的高校在1960年被他以节约经费为由给砍掉了,那些教育人才也是被他扔垃圾一样赶走,所以在后世的hnan高等教育一直都不怎么样――只是因为,当年hnan的高校基础是由刘开浚一手努力建设起来的,刘开浚被他赶走后,吴殿祥自然要毁掉刘开浚建设的东西,所以……”

(不敢再写下去了,大家有心的可以搜索一下文中提到的这些人,我只是简单写了一下他们的事情,但是相信河南省的读者应该都知道我写的是谁。)

从钟南海出来后,小强的心情很复杂:虽然自己的到来让国家内部的邹资π们的势力被严重打压,一些公趾们也蹦不起来了,但是渐渐,小强发现,那些死掉的不过都是一些炮灰而已,真正的黑手们见势不妙,于是就全部蛰伏了起来,平时在暗地里指挥那些炮灰在前面跳跳脚……

“不过,至少国家还是在朝好的方向发展着。”

看着车窗外繁华的街市,小强感叹了一句:“论前方如何,我都会走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