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虽然听不懂那么多术语,但是还是天真的追问着。
“坦克?有啊,但是都是高价买的,而且买到手了也不会用……”这个老兵一边抹着眼睛一边嘀咕着:“我听说,当时200师装备了老些个坦克,还叫啥机械师,但是咱们训练水平不行啊,美国佬嘲笑咱们‘是一帮新手,连字都不识,根本没办法发挥坦克的性能’……这样的坦克兵对上小鬼子,能赢才怪嘞!”
这个老兵的话引起了身边几个人的注意,一个年轻人好奇的插话:“这位叔叔,那为啥解放军的坦克能打得过美国人,你们却打不过日本人啊?”
“这……”这个老兵支吾了一下:“那个时候咋比得上新中国……咱凭良心说,咱当时也想抗日,也想着把侵略者赶跑,但是上面的人不是那么想的啊,就说他老蒋,真正想的是啥?就是建立他老蒋自己家的王朝,他就是想当个皇帝,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当兵的连饭都吃不饱,还要被吸血,怎么可能打的赢……”说着,这个老兵瞥见眼前驶过的坦克方队,便指了一下离着自己最近的那辆坦克上的士兵:“你就说这精气神儿,那时候我们的坦克兵哪有这么精神啊……”
这个老兵口里“很有精气神”的正是此时正朝着天安门敬礼的刘强军――服役于38军第113师的刘强军是一个曾经参加过远征军的坦克排长,45年因为作战勇敢,被升为营长,在抗战结束后,因为不愿意打内战,一度消沉过,偏偏在这期间,还目睹了宋子文扣押战车营物资,在面对那些仗着宋子文势力的兵痞们“拿你们点东西怎么了?拿你们东西是看得起你们,得罪了我,信不信我一句话让你们全去挖煤……”时,血气上涌的他直接下令,让手下的士兵抢夺回自己的物资,结果就因为这件事,他算是彻底得罪了宋子文,先是被暴打了一顿,然后直接被开除了军籍,不过好在,随后他便以一个党员的身份,通过地下党的帮助去了当时解放军设在东北的坦克大队,担任坦克教官,后来还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也参加了解放台湾的战役,当兵这么多年,他开过97式坦克,也开过59坦克,而这次,他则驾驶着69坦克,作为第三支受阅的坦克方队,昂首挺胸的接受了毛主席的检阅。
其实,在解放战争时期,像是刘强军这样的人并不少,解放军和国军交战中发现,大多数国军在一接触后,就成建制投降,真正战死到底的只有少部分,虽然一开始还可以仰仗装备优势,但是真打起来,看上去十万人的国军,真打仗的连十分之一都不到,解放军一个团冲上去,国军就集体投降――就像是此时和刘强军坐在同一辆坦克里的葛光明一样,当年本来就是在农村的一个劳力,国军征兵的时候,很少花钱募兵,基本就是硬抓,强迫老百姓去当兵,论中央还是地方军,都是一路走一路扩充军队,连募带抓,到了一个地方,就给地方摊牌兵员数量,要两家或是三家出个年轻人当兵,而葛光明就不幸被抽到了,当兵后的他一直都是稀里糊涂的,当官儿的让他干啥就干啥,他也不敢问,他也不敢说,后来打仗了,对面的解放军朝他们喊话,说投降可以留一条命,他便被班长拉着一起投了降……后来,他发现解放军比国军好多了,就算是当俘虏,也比在国军里当兵好,而且人家给了自己两条路,想回家就给批条子和路费,不想回家就留下来打仗,葛光明不识字,老家在哪儿都说不清,就知道自己是河南人,于是干脆把国民党的帽徽摘下了扔进臭水沟,就这么挺直腰杆子当了解放军。
后来,他就成了坦克兵,再后来认识了车长刘强军,也参加了朝鲜战争,你要问他你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事儿是啥,他保准憨憨的笑着说:“最对的事儿?那就是跟着毛主席一起革命!革命了,大家都吃得饱穿得暖了,也没人会压迫咱了!这就是我做的最对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