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说着,总理先给思甜和思远夹乐几片扣肉,又给警卫员们夹了几片扣肉:“多吃肉,吃肉了身体才能强壮。”
孙正红是个实诚人,他一边大口塞着饭,一边说:“总理,您刚才说的事儿,我也经历过,我以前在山东农村的时候,也是天天馋肉,但是那时候家里穷,平时能吃上饭就不了,哪里能有肉吃呢?”
赵国栋是四川人:“我们老家那个时候喜欢做腊肉,但是这腊肉也是要等到过年来亲戚的时候才能吃得到的。”
小强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是小时候的家里也不是想吃肉就吃肉的,他沉思了一下,对总理和李部长说:“我们国家现在已经解决了吃饭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要解决吃饱饭,吃好饭的问题了。”
总理放下筷子,有些感慨的说:“小强,你说,咱们国家建国11年以来,在经济建设上有什么不足之处呢?”
小强咽下嘴里的扣肉后,想了想,对总理说:“我觉得我们国家经济建设没什么不足的地方吧……至少在全国主要城市,生活水平已经很不了,家家户户不要说吃饱饭了,即便是想吃肉菜也没那么困难,就像我去哈尔滨的时候,还特意让警卫员嘎子去附近的菜市场转了转,还有当地被称之为‘北三北四’的居民区,看到当地的人民群众确实是吃得饱,吃得好,这就足以证明我们的经济建设还是有不的成绩的。”
听到小强提到自己,嘎子也连忙说:“总理,李部长,当时首长给我这个任务后,我就换上便装在哈尔滨市道外区转了几天,当地人说,道外区曾经是哈尔滨穷人最多的地方,大部分建筑都是俄罗斯人或是日本人修建的二层小楼,一些小楼没有独立的厨房,大家都会露天做饭,所以大家吃的什么,我都看得可清楚嘞。”
总理笑了笑:“那嘎子同志,你说说大家都吃什么?”
“他们吃土豆炖白菜,还有酸菜白肉,还有吃香肠的……但是不管吃什么,饭菜里都会多少有点肉的,当地人还跟我说,炖菜里不放肉没有味道……”
周总理点了点头,然后说:“哈尔滨也是全国最早工业化的城市,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也是链接苏联的重要交通枢纽,所以经济好是自然而然的,不过小强啊。”
总理给小强夹了一块肉,然后语重心长的说:“我们不能只看城市,或者只看那些交通和贸易发达的地区,诚然,我们建国十一年了,国家经济发展很快,大城市居民吃肉都不是新鲜事儿了,但是一些小城市和略微偏远的地区,只能保证吃饱饭,而再偏远一点的地方,甚至吃饱饭还是奢望啊。”
小强知道即便是后世,也是在2020年才完全消灭贫困的,更不要提此时的中国了:“国内发展严重不均的事情确实是大问题啊,现在看看北京,到处高楼大厦,汽车也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了,什么电视啊,冰箱啊……看上去丝毫不比那些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差,但是走出城市,再走远一点,就会有明显的落差,一些地方甚至还没有通电,说句不太好听的话,这不就是在培养新的‘阶级’吗?”
说到这里,小强想到了后世那些仗着有直辖市或是省会户口,就公然瞧不起外地人的那些人来,可以说,论是直辖市,或是特区,亦或是省会这种一线城市,其实不也是其他二三线,甚至是乡镇村屯在供养他们吗?在这些城市里出生长大的人,因为自己的出身而有了更多的见识,更优渥的环境,但是这不应该成为他们歧视外地人的资本,出身不代表什么,学识也不带表什么,甚至职务也不代表什么,大家都是为国家,为同胞们在辛勤工作,都是平等的人,如果因为出身在城市,或是职务学识高于其他人,就成了更“高贵”的人,那和我们建国时的初衷不就相违背了吗?”
小强这一番话说得在场的几个警卫员眼圈都有一点发红――虽然新中国建国已经十一年了,但是职业,能力,甚至机遇的不同,还是会区分出不同“阶层”的人的,而即便是此时的中国,职业,学识,能力之间的歧视也是存在的,甚至就连嘎子,也曾经在探亲假时,被一些老乡嘲笑“嘎子,你那不就是以前大官儿身边的狗腿子吗”这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