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8章(2 / 2)

墓园的工作人员接过话来:“这个墓园占地约5亩,周围为青砖花墙,整体简朴美观……由园门到坟前有64米长的青砖甬道,两侧砌起马路边石。两座坟墓为水泥筑成圆拱型……周围都是果树林,还是很安静的。”

为首的那个老人点了点头:“让人民政府费心了啊……”

负责接待的年轻人和善的笑了下:“张先生您来的也正是时候,再早些年,咱新中国还没建国的时候啊,这一片都是杂草丛生的,那时候到处都打仗,谁有时间去修这种陵园呢?而且就算是修了,估计也要被日本鬼子给捣毁吧……”

那个老人点了点头,也笑了一下:“是啊……哎,那个时候兵荒……马乱的,哪有现在这么好啊。”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这个老人在谈到兵荒马乱四个字的时候迟疑了一下,最后叹了口气,声音也越来越小,最后在奈的摇头下,继续和其他随行人员一起,跟着接待人员沿着青砖路拾阶而上。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知道这个老人是谁了――没,他就是张作霖的儿子,少年即贵,英俊非凡,一生风流倜傥,曾经割据中国东北三省、华北大部,手握几十万大军的“民国四大男子”之一,当年号称少帅的张学良。

相信大家会有疑问――国家为什么要给张作霖这种军阀修墓园呢?首先,张作霖的埋骨之地属于马坊村,而且这片土地在建国后就收归国有,周边都被马坊村的村民种上了经济型的果树,坟冢一度都要变成果树林了,后来人民政府考虑到张作霖曾经杀害过李大钊等烈士,虽然在开发、建设东北三省上对于国家与民族有过一定的功劳,但是考虑到其子的“事迹”,认为功过不能相抵,最终考虑到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所以便以文物保护单位作为缘由进行了修葺,而且张家的墓园原本占地约30亩,考虑到占有了太多土地,于是政府亦对墓园的规模进行缩减,并且对墓园内的陈设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和迁移,最终从30亩改为约为5亩(约3300平方米),所以虽然听上去似乎是“陵园”级别的待遇,但是实际上就连后世县城级别的烈士陵园都远远不及,其面积大概只有半个足球场大小,只能说不简陋,但是远远比不上这个时代烈士陵园的严肃和肃穆。

不过张学良似乎也不介意这墓园的狭小,一想到等下便能祭祖,心情也好了很多,但是他终究年纪很大了,走到一半便感觉腿脚有点累了,于是在家人的提议下,就在附近的一个凉亭坐了下来,一边喝着保温杯里的温开水,一边默默的看着秋日金黄的稻田、一望际的果林以及远处层峦叠嶂的矮山发起了呆来。

“现在正是要秋收的时候啊。”

一旁的墓园工作人员说:“咱东北是一片大平原,黑土地,种什么长什么,这几年每年的粮食都比前一年还要增产,我们村支书还告诉咱们,毛主席说了,咱东北工业、农业都要搞起来,东北支援全国,全国也支援东北,这样咱们强大了,才能不被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