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什科夫很清楚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海军发展计划的反对态度,并且他更清楚的是,出于否定斯大林造舰计划以及平衡贸易的目的,赫鲁晓夫一直在向中国大量出售原本属于苏联海军的军舰,尽管这些军舰的价格都不菲,让苏联占尽了便宜,但是赫鲁晓夫可不想听到什么中国的海军变得强大的话――尽管中国海军的强大,是赫鲁晓夫意之间所缔造的,所以此时的戈尔什科夫也不敢乱讲话,只是尽量谨慎的提出自己的看法:“至于中国同志自己搞出来了反舰导弹……这也不意外,毕竟他们通过与我们苏维埃的合作,已经能够发射携带卫星的火箭了,搞出一些反舰导弹来又有什么奇怪的?而且他们一直对这种精密的电子仪器的设计制造很在行,加上那些留学生和科研人员在苏联留学工作时学习到的苏联火箭技术,弄出这样的导弹并不会让人意外……当然,在海上平台发射导弹,并且能够击中目标这一点还是很厉害的,我们应该可以在这方面,邀请中国同志进行合作研发,让他们共享一下相关的技术――也许精于精密电子仪器的中国同志,会有什么创造性的发明呢。”
其实戈尔什科夫本意想说:“购买类似的技术”,但是一想到赫鲁晓夫对海军的态度,便立即改口称合作研发了――此时,苏联的第一代能搭载反舰导弹的潜艇正在研发中,而且还面临着大量的问题(例如此时苏联研发的潜艇必须浮出水面后升起发射筒才能够发射导弹,而且由于导弹发射程序繁琐,两次齐射间隔可达10分钟,而且更幽默的是,因为潜艇搭载的p-5导弹过大,不可以只发射1枚,否则会导致潜艇失去平衡,所以每次执行发射任务必须同时发射两枚导弹,再加上由于潜艇外壳为火焰喷口留出了导焰口,潜艇水下流体外形受到破坏,水下航速不高等问题。)所以戈尔什科夫倒是很想借此机会,尝试说服赫鲁晓夫先搞点大型水面导弹舰艇应个急。
(ps:此时,中国已经服役了091核潜艇,同时已经获得了092核潜艇的全部资料,除了制造能力限制外,在核潜艇的研发领域已经超越苏联了。)
而赫鲁晓夫自然也知道中国的那些科研人员也曾经在研制导弹方面一定程度上帮助过苏联,不过比起导弹,他更在意的是报告中提到的那一套“自动指挥系统”――他虽然很不喜欢向海军的水面舰艇投入太多的经费,但是即便是赫鲁晓夫自己,此时在和美国的海上冲突中,也开始渐渐意识到了水面舰艇的作用,以及这套指挥系统的厉害,但是一联想到之前海上演习的时候中国只派遣了小型舰艇且全程划水的行为,他板起来脸:“中国同志居然有这样高级的系统,居然还要背着我们,似乎生怕告诉我们就会迎来灾祸一样,这根本就是对我们苏维埃的不信任!我早就说过,毛就像是一个狡诈的农民,从土地里挖出点土豆都要藏起来,生怕别人抢走,他以为我们真的觊觎他们的那些破烂吗?”
戈尔什科夫也不打算忤逆赫鲁晓夫,只是安静的等他发泄情绪。
“不过,中国海军的这种系统倒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如果我们苏维埃要自己搞出来这样的系统需要多久呢?”
终于,发泄完情绪的赫鲁晓夫提出了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