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如果我们向中国同志采购这套系统,并且安装到海军正在建造的1123型军舰上呢?”
“那当然是一件好事。”
戈尔什科夫元帅几乎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中国同志很擅长生产这种东西,我们的飞船,以及火车、船舶上所使用的小型计算机(这里的计算机只是满足简单调度和计算用的特制计算机,并不是后世常规意义上的计算机)几乎全部都是从中国同志那里购买的,而且根据经过我们这么多年的使用来看,中国同志的电子产品几乎没有出现过什么问题,我想与其我们花时间和精力去自己研发,倒不如直接采购这种成品……或是半成品。”
越说越得意的戈尔什科夫见赫鲁晓夫表情又有点不悦,便立即刹车。
赫鲁晓夫点了点头,但是很快又摇了摇头――他很清楚军事工业可不是民用工业,如果说电视机电冰箱这些东西从中国进口的电器对苏联利大于弊的话,那么如果让中国人插手苏联的军工产业就是弊大于利了――尤其是这种电子类的系统,一旦完全由中国人把持,那么不就等于将苏联军队的最后一点机密都交给中国了吗?如果未来中苏爆发冲突,亦或是中国哪个科研专家携带这些重要的数据叛逃,那么所带来的打击可就是毁灭性的了――届时,中国同志只要掐断了对苏联出口这些电子设备,那么苏联就法建造新的武器,而摸清楚苏联电子设备性能的中国,则更容易研发出针对性的武器来……一想到届时,苏联的飞机和军舰损失一架就少一架,而中国则完全没有类似的顾虑,赫鲁晓夫就觉得自己额头上要冒出冷汗来了。
更重要的是,此时赫鲁晓夫论再如何装眼神不好,也不能视中国的崛起了――论是他们联合华约诸国试制新型坦克,还是自研战斗机,甚至大力发展海军,建造各种保密性极高的新型军舰……这不凸显出中国正在高速崛起的事实,而苏联浸就像是一只蜜蜂一样,泡在中国为其打造的蜜罐中太久了,现在即便醒悟过来,也法爬出这个让其舒适的甜蜜陷阱里了――工业,经济,文化……苏联几乎处处都需要中国的支持,如果方双爆发了不快,中国至多是打个喷嚏,但是苏联是一定会感冒的。
“论如何,我们也要搞出类似的系统。”
赫鲁晓夫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我们可以去购买一部分中国的技术,但是这个系统一定要由我们自己搞出来!哪怕是基于中国技术的基础上,或是有更高的成本,但是在这方面我们绝对不能全面引进中国的系统。”
戈尔什科夫元帅同意了赫鲁晓夫的看法,而见到赫鲁晓夫下定决心了,便再次壮起胆子提到了大型军舰的事:“但是这套系统……需要大型军舰的配套……至少是需要3万吨左右的现代化水面舰艇才可以搭载――您看,就像我们之前谈到的那样,即便是中国,他们也是只敢在3万吨的82型巡洋舰上安装这套系统……如果是我们的话……也许可能需要4万吨或者更大吨位的军舰……这样一来,1123型就显然不足以肩负起这个重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