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7章(2 / 2)

赫鲁晓夫提到的1123型反潜型巡洋舰指的就是在后世被军迷认为毫美感的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这种航母只有1.5万吨的排水量,舰身前半截与导弹巡洋舰异,而自中段烟囱开始,后半截如刀削斧剁一般出现了一大块直升机起落平台,从上空俯视,就像是个大号的水滴一样,虽然搭载的导弹并不少,并且还能够起降反潜直升机,但是受限于其体积过小,性能并不出色。

而看到赫鲁晓夫提到了这艘船,戈尔什科夫也便连连点头,并且简单的把这艘军舰的数据汇报给了赫鲁晓夫。

“你刚才说,1123型法搭载指挥系统?”

赫鲁晓夫说。

“这会比较困难。”

戈尔什科夫也不隐瞒,老老实实的回答到。

“那你的建议呢?”

赫鲁晓夫靠在了自己的座位上,摆出了一副“让我听听看,你会说出什么大逆不道话”的样子。

“如果想建造一艘指挥舰的话,至少应该将吨位增加到四万吨左右。”

戈尔什科夫横下心来说:“我们也许不需要超过六万吨的大型军舰,但是四万吨的战舰应该是刚刚足够的……这样一来,就可以起降更多的直升机或是固定翼飞机,这样我们在大洋上就有足够的话语权了……实际上,中国同志提出的一点我是很赞同的:攻击的方式不要单一化,而是多元化,我们攻击美国军舰不能完全依靠舰载导弹,还应该尝试使用战斗机、潜艇,这样才不容易被针对。”

赫鲁晓夫点了点头,却没有再说什么。

“如果我们要建造大型军舰,那么至少需要两支以上的远洋舰队……”戈尔什科夫见赫鲁晓夫不说话,于是做出了让步:“如果考虑到时间紧迫的问题,部分组件可以直接从中国采购,甚至让中国去生产一些不太重要的部件……”

赫鲁晓夫意外的没有再提出反对意见,只是在听完戈尔什科夫的提议后,默默的在纸上记下了什么……

很快,就在时间进入1961年11月的时候,苏联方面便向中国提出了采购中国指挥系统和舰用电子元器件的请求,而中国这边很快批准了苏联的这次采购,紧接着,双方就针对价格方面进行了多次的商讨,苏联这边自然还是希望少花钱多办事儿,毕竟眼下已经在外贸上欠了中国太多的钱,就算国内铆足劲儿印卢布也不够还的;而中国这边,则咬死了价格,最终,在苏联访华团的面前,陈毅提出了一个办法:这些电子设备和系统我们可以免费提供给苏联,但是我们希望能够让我们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到苏联的舰艇设计建设上。

此时,坐在陈毅对面的戈尔什科夫脸上的表情宛如变脸一样,在几秒钟内从严肃变成了惊讶,然后又变成了欢喜,随后又换成了不悦――让中国的专家参与到苏联海军的设计和建造上?这怎么可以!赫鲁晓夫之所以要求采购半成品,为的就是不想让中国人参与到指挥系统的研发中……要是自己现在点头答应了中国人,那下一步自己也别回苏联了,干脆跟中国同志商量一下,让他们为自己在海南岛准备一个养老别墅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