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3章(2 / 2)

说到这里,达莎波娃似乎注意到张瑜的表情有点惊讶,便笑着说:“二战后的苏联,东德,还有中国,不也是一片废墟嘛,最后我们还是靠自己建设起了国家,我们能建设一次,就一定能建设第二次。”

人的情绪是会感染的,如果身边的人都是乐观的,那么自己想悲观也是难事,听到老师这样说的张瑜心情也舒畅了点,等走进教室时,久违的笑容也终于再次浮现在了她的脸上。

“嗨,小瑜。”

一个来自东德的留学生安娜见小瑜坐下了,便拿着书坐到了她身边:“我听说你们的大使馆在发放应急物资,你领到了吗?”

张瑜点了点头:“昨天我们大使馆的同志把物资送到了大学,发到了我们每个人手上。”

安娜一脸羡慕的看着张瑜:“还是你们国家的大使馆好,第一时间就发放了应急物资。”

听到安娜这样说,张瑜连忙从书包里拿出了一份印着国徽的灾难应急包:“安娜,这是我带给你的。”

“哦,太感谢你了。”

安娜是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她开心的收下了应急物资后,又不住的说:“我听说中国的大使馆开通了应急通道,一旦爆发战争,就会接你们去大使馆的地下室避难?”

张瑜想到了之前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劝慰大家时说的话,于是便点了点头:“那天我们的大使馆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唉,还是中国的大使馆好。”

一旁阿尔巴尼亚留学生也凑了过来:“我们国家的大使馆到现在也就只是发布了几个通告,不但一点物资都没有发放,甚至有时候电话还打不通。”

“就是啊。”

另一个保加利亚的留学生也随声附和:“小瑜,还是你们中国更富裕,生活更好……我们的大使馆也提供了应急物资,但是都需要我们花钱去购买,哪里像你们国家,都是免费的。”

张瑜知道,比起苏联的同学而言,这些来自东欧的同学经常喜欢称赞中国的富有和强大,比如那个阿尔巴尼亚的留学生,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莫斯科大学的宿舍楼的公用电视机上收看苏联的电视直播以及各种中国的转播节目,所以从入学开始,她就一直憧憬着以后家里能够买一台像是苏联大学里使用的这种21寸的熊猫牌彩色电视――大尺寸的彩色电视真的比家里的黑白电视好看多了!而那个来自保加利亚的留学生则更希望自己能够去中国工作:因为他曾经在中国大使馆举办的联欢活动中听说中国对科研人员的待遇――中国对科研人员的重视程度比苏联更高,如果她能够申请到去中国工作的机会,那么她就可以拿到在相当于苏联2倍以上的工资,如果表现优异从而获得中国国籍的话,甚至就连分房分车也不是问题……而这些福利在苏联和保加利亚都只有中高层的科研人员才有可能获得,一想到未来也许可以定居在中国,生活在那些中国电影的故事里,她就选择放弃了毕业后回国的计划,同时还把进修中文放在了自己的日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