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应该的嘛。”
小强坦率的说:“科研人员的肩负的任务重,使命大,而且对专业技能有着极高的要求,这福利待遇当然要好了!往小了说,科研能够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往大了说,科研甚至能改变人类的命运!肩负着如此使命的同志们得到更好的待遇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说到这儿,小强突然想起了十多年前自己和一个发小聚会时的事情――那个和小强同龄的发小从小时起成绩就名列前茅,后来进入了某个研究所,但是吃饭时,他却一脸沮丧:国家对科研投入比起大多数国家并不算少,但是落实到个人待遇上却少的可怜,一些重点项目需要的人才是顶尖的,但是报酬还不如一些北上广的小白领,甚至不如一些不需要技术含量岗位的普通人,这让这些岗位的研究员们感受到非常的不平衡,当然,其中一些理性的同志清楚问题的原因,除了各种变相的挪用外,国家投入的资金更多是被用于向国外采购仪器设备,但是更多不太理性的同志,自然会为了让自己过得好,而选择去其他国家工作了。
“我想要的不是富如马云,我想要的只是体面。”
“我拼死拼活干一年,不如在外国做一个星期,再如何爱国,又怎么样?引来的只有其他人的嘲笑而已,我现在出国,只混日子,如果哪天国内的待遇好起来了,至少能让我不为买房买车发愁,我一定会回来的。”
小强一直记得那个同学的话,虽然导致这一现象有着很大的历史原因,而且近些年国家在科研上的投入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但是类似的情况,早已经不是个例了,自己小时候梦想是当科学家,而现在孩子的梦想是当马云,当网红,就足以说明问题的根源了:人都是现实的,如果当科学家能得到尊重,能收获羡慕,那自然会让年轻人趋之若鹜;如果当科学家只能获得一些空洞的荣誉和奖状,反而还会被嘲笑傻、穷、蠢,那又会有多少人选择这个职业呢?
所以在这个时空下,小强才会一直强调科研单位的待遇问题,光靠讲奉献和付出,讲爱国主义确实可以留住很多人,但是这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重点就是要让科研人员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和尊重,这样才能够让科技的领先拥有坚实的土壤。
和罗沛霖握过手后,小强先询问了一下科研人员的待遇问题。
“我们590所和595所执行的是国家统一的待遇标准。”
罗沛霖介绍到:“像是一级研究员的工资是680元,二级研究院的工资是620元……一级副研究员400元,二级副研究员是360元……大学毕业后来这里实习的实习员工资是最少的,但是也有1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