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8章(2 / 2)

回到北京后的小强,只待了不到一周,就又跟随着毛主席乘坐飞机来到了新疆视察。

这次主席和小强乘坐的是由西飞在安-12和运8图纸上基础上进行修改后生产的新客机5型(民用,k为客运),作为一款涡桨飞机,5相对于喷气式飞机而言,虽然航速稍慢,没下是只有650公里左右的航程,只有后世客机的四分之三左右,但是却拥有更大的航程和更容易生产的优点,就像是目前主席乘坐的这架领导人专机,其航程就达到了4700公里,虽然法直达莫斯科,但是从北京起飞的话,不仅可以覆盖全国,甚至直抵东南亚诸国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在客机上,小强也和主席聊起了此行的目的。

“主席,您这次去,除了视察外,应该是因为历史上那件事吧?”

飞机上的服务员同志在为小强和主席泡上茶、摆放好一些糕饼和干果的零食后,便知趣的离开了这个可供临时休息和会客的单间,伴随着关门的声音和门外隔间处警卫员送走服务员的声音,小强知道现在已经可以聊一些“保密事项”了。

主席点了点头:“小强,如果不是你提前预警,我们怎么可能做的了那么充足的准备呢。”

原来,小强所指的正是历史上发生在1962年初夏的“伊塔事件”:当时在苏联以及国内一部分叛变干部的煽动下,新疆地区约6.1万百姓通过以伊犁的霍尔果斯口岸和塔城的巴克图口岸为主的几个重要边境口岸,集体非法越境前往邻国苏联,背叛了祖国,据事后统计,在伊塔事件发生之后,伊犁草原,阿尔泰草原等新疆边境地区人口锐减,很多地区已经基本法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了。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很纳闷:当时的伊犁草原,阿尔泰草原等新疆边境地区百姓为什么要跑去苏联呢?其实这里面是有很多很复杂的原因的:

首先,从历史上来看,苏联对新疆,特别是伊犁地区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化的影响是从沙俄时期就开始了,早在1851年,沙俄就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取得了在伊犁和塔城等地成立贸易圈、通商免税、设立领事馆、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将其经济势力迅速扩展至中国新疆的天山南北,此后,沙皇政府通过与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界约,侵吞了中国西部边疆的大片领土,而这一时期,新疆虽然名义上是属于中国的,但是实际上和当时的外东北一样,基本已经完全受到沙俄的影响了――如果不太理解的话,大可以参考一下回归前的香港以及日据时期的台湾,虽然名义上是中国领土,但是实际上基本完全和国内切断了联络:后来在三十年后的1881年,清政府又和苏联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而此时,沙俄早已经开始大批量煽动和裹挟新疆百姓迁徙到苏联,据后世统计,在1881年到1884年短短五年内,伊犁各族民众被胁迁而去者人数至少有10万人以上,而此时伊犁总人口也才13万人!

而苏联建立后,这个新生的国家也没有降低对新疆的关注度,新中国建国前,苏联就一直通过发展苏新贸易和苏侨企业,不断加强对新疆的经济渗透和经济影响,尤其是在1944年,苏联苏联派遣了大批联共(布)党员和干部到伊犁发动革命,其中许多苏联人都在当地成立的军政部门担任重要职务,而在这一年的九月,新疆北部伊犁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为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民族压迫和经济掠夺,在苏联派遣的党员和干部的支持和号召下,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虽然目的是为了对抗盛世才和国民党政府,但是也足可见此时苏联对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影响力之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