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瑾拍了拍她的头:“这不是过节了嘛,我家除了那口子和孩子外也没别人了,我家那口子又喜欢热闹,人越多他啊,就越开心。”
见推脱不来,崔明秀也就只好恭敬不如从命,跟着老师一起坐上了教师的通勤车,沿着刚修好的学院路一路朝市区方向开去。
“你是第一次坐教师的通勤车吧?”
看到在车里瞧什么都好奇的崔明秀,坐在她身边的魏瑾笑着问到。
“嗯!”
崔明秀先是小心的看了看其他位置上的老师,然后小心翼翼的压低声音说:“魏老师,这车里好暖啊,比咱们的寝室都暖和。”
“傻丫头。”
魏瑾笑着说:“这车里能不热吗?你看,上面还有空调在吹着暖风呢,再说啦,你在寝室里还会穿大棉袄吗?还会穿棉皮靴吗?”
崔明秀脸红了一下,下意识低头看了一眼身上穿着的那件绣着吉林大学标志的棉大衣,又看了看其他早就已经解开外套扣子,在车厢内小憩的老师们,这才小声说:“难怪,我那么热呢……”
“快解开扣子吧,不然,一会儿下车了一热一冷的,你出了那么多汗,肯定要感冒的。”
“嗯……”害羞的崔明秀小心的解开了领口的扣子,目光也很快被窗外的景色所吸引了。
这里和自己的故乡平城实在是太像了,冬天有着一样的白雪,她还记得离家时,自己那个当小学老师的父亲对自己的叮嘱:去中国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惹事,不要给中国的老师同学留下坏印象……中国比朝鲜要冷,冬天就不要乱出门了……但是崔明秀来到中国的第一个冬天却并不觉得寒冷:考虑到读大学的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甚至还有朝鲜甚至越南的留学生,所以学校方面除了被褥枕头、锅碗瓢盆之外,还为大家准备了过冬的棉衣棉裤,棉鞋手套,怕大家拿了,用串了,所有的配发品都编上了号码,这也让崔明秀一下子就产生了归属感――穿上吉林大学的衣服御寒,用着那光可鉴人的不锈钢保温壶打饭,甚至就连雨天的雨伞上也印着吉林大学的字样,一切的一切都仿佛在高速崔明秀,她是和大家一样平等的,在这里不会有人因为她来自外国就注意到她,也不会有认因为她来自“贫穷的国度”而歧视她,而她也好奇的问过老师,为什么学校要花那么多钱给大家买衣服被褥和生活用品,甚至就连读书都不用交学费,而得到的答复则是:
“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读书花钱是资本主义国家才会做的事。”
所有人的回答都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嘛,住房是分配的,医疗是免费的,自然读书也是免费的了,只要想学习且成绩优异的,自然可以读大学,新中国是不会设下各种坎坎来阻碍莘莘学子求学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