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7章(2 / 2)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虽然赫鲁晓夫终于网开一面,向将苏联海军的军费增加了43%,但是奈何蛋糕虽大,分蛋糕的地方也很多,除了建造新式军舰外,从中国引进对空搜索雷达和对海搜索雷达也耗费了大量的军费,如果加上引进武器系统,那海军的军费只会越来越捉襟见肘――更不要提,为此还需要说服那些反对从中国引进武器的大佬们了:毕竟“老师”向“学生”学习是很丢人的事。

其实苏联海军也并不是没有想过自己搞相应的武器研发,尤其是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他深知这种武器的意义,但是过于小心谨慎的他几乎从不会选择冒犯赫鲁晓夫的“威严”,尤其是在大型水面舰艇上――但是武器装备是不等人的,论是戈尔什科夫亦或是马利诺夫斯基,此时都不能等苏联的武器研发部门从头开始搞研发了,他们迫切的需要这样一款作为军舰最后屏障的近防武器,是的,哪怕是向中国“低头”也好――毕竟中国人很擅长这种“关紧要”的“小玩意”,他们可以为苏联的军舰提供配套的电子元件,那提供个雷达和近防武器也没什么好反对的吧?比起增加军舰的防护能力,务实的戈尔什科夫选择丢掉那些没什么意义的“面子”。

但是问题最终还是回到了“资金”上,苏联海军需要大量的军费,但是短时间内,这似乎只是一个美好的期望,而几天后,这个问题似乎有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勃列日涅夫找到了马利诺夫斯基,并且略带隐晦的、试探性的向这个掌握着苏维埃武装力量的元帅透露出了自己的意图。

而几天后,勃列日涅夫便找到了马利诺夫斯基――现在离搬到赫鲁晓夫,就只差军队的支持了。

勃列日涅夫“拉拢”马利诺夫斯基的办法和拉拢其他官员差不多:既然道义上法拉拢,那就依靠利益吧!或者干脆,承诺可以实现马利诺夫斯基的愿望,论是他提出的理论还是他个人的欲望,只要你敢提出来,我勃列日涅夫就敢承诺兑现,只要你支持我们就好!蛋糕大家一起分嘛。

“你会权利支持发展苏联的常规部队,包括将苏联海军发展成拥有世界一流舰队的海军?”

马利诺夫斯基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了,尤其这句话是从勃列日涅夫这种表面看上去是铁杆赫鲁晓夫派系的人口中听到的,这更让马利诺夫斯基有些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