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拍了拍这个西臧学生的肩膀:“你忘记之前来这边上学时‘醉氧’的事儿啦?带上总是有备患嘛。”
“嘿嘿。”
西臧学生有些不好意思:“我怎么知道从西臧来北京会不舒服啊,之前我只知道从你们平原这边去西臧会不舒服……哎呀,那段时间太难受了,天天都犯困,就想睡觉,除了睡觉什么都不想做。”
大家又说笑了一会儿,见时间要到了,于是两个学生便帮着这个来自西臧的学生把行李背好。
“那,我走啦!”
西臧的学生有些依依不舍:“等明年暑假,你们来西臧,我带你们在那边好好玩一个月!让你们看看我家养的牦牛,尝尝我们的糌粑!”
“好啊!”
另外两个人也一脸期待:“早就想去‘世界屋脊’看看了……哦,对了,这个你别忘记拿着!”
说着,湖南的学生把一直拎在手里的高压锅递给了他:“你买的锅!差点忘带了。”
“嘿嘿,忘带了就送你了。”
西臧的学生倒是也不小气,大家又互相调侃了一会儿,两个人便目送着自己的同学走向月台。
“好了,接下来就是送你啦。”
班长转过身,看着身边的同学:“你回湖北,是下午的车吧?”
“嗯。”
“东西都带上啦?”
“都带着呢,还有一盒稻香村的点心。”
这个湖南的同学笑嘻嘻的说:“我爸爱吃甜食,给他带的……班长,我们都走了,可就没人送你了。”
“没事儿,我家离得近。”
班长笑呵呵的说:“北京到郑州,也就十几个小时,别看我走得晚,等我到家了,你们可能还在路上呢!”
“哈哈……”
两个年轻人爽朗的笑声似乎也感染了周围的人,亦或者,是大家的笑容影响了他们――此时,论是来自哪里,论目的地又在何方,准备回家过年的人们脸上都带着笑容――故乡有家人和朋友在等着自己,那些萦绕在梦里的乡音乡味似乎触手可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都似乎并不遥远。
而我们再回到苏联,此时的赫鲁晓夫也终于迎来了其政治生涯的终点。
通过数年时间拉拢党羽的勃列日涅夫终于认为时机成熟了,1965年1月5日丝毫没有察觉到意外的赫鲁晓夫,按照计划出发视察建立在哈巴罗夫斯克的中苏远东最大贸易站点,而赫鲁晓夫前脚刚走,随后苏供忠央主席团在赫鲁晓夫缺席的情况下,召开了一场关于撤销赫鲁晓夫职务的会议,在会议结束的时候,大家已经取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我们已经受够了赫鲁晓夫了!他必须退休!
而此时赫鲁晓夫刚结束了在哈巴罗夫斯克一天的工作,正躺在沙发上休息,他完全想不到此时莫斯科发生的事情――虽然在此之前,他的儿子谢尔盖曾经通过一通匿名电话听闻到了有人在密谋推翻赫鲁晓夫,并且将之转告给了自己的父亲,甚至赫鲁晓夫身边也有一些同志暗示过赫鲁晓夫,但是赫鲁晓夫却觉得这不可能是真的,只有可能是有人出于阴暗的目的在故意诋毁中伤自己的部下们――他比信任这些被自己亲手提拔部下,所以他并没有选择彻查此事,只是让米高扬去“调查一下”,而后者也并没有彻查,随后便向赫鲁晓夫汇报:“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