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6章(2 / 2)

鉴于此,在一个月后,勃列日涅夫便在稳定了苏联国内的政局和处理完手上的工作的情况下,选择了访问中国。

而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1965年的6月。

这天北京的天气非常晴朗,天空是后世少有的湛蓝色,而负责前往机场迎接勃列日涅夫的是总理本人,一路上,随行的小强虽然一边和总理说笑着,但是心里却满是担忧――勃列日涅夫可是出了名的“亲吻狂人”,按照苏联的传统,要表达和对方的亲密友好,一般都会进行“亲吻礼”,大概流程就是在拥抱对方之后,先亲吻对方的右脸颊,再亲一下左脸颊,然后再亲回右脸颊,但是勃列日涅夫估计是觉得这样的亲吻礼不够表现他内心的热情,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友好国家的时,常规的亲吻礼法彰显他的热情,所以经过他的“改良”后,这种亲吻礼变成了“在完成右、左的脸颊的亲吻后,第三次的亲吻则是嘴对嘴”……当然,如果只是嘴唇轻轻地碰一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勃列日涅夫在面对友好国家领导人的时候,都是采用深吻……所以一想到那个画面,小强真的是有些不寒而栗。

而也许是注意到小强的表情有些古怪,总理便有些好奇的问了一下小强,而见状,小强也不再隐瞒,把自己的顾虑讲了出来,末了,还忍不住补充道:“这可不是我瞎说的啊,历史上,1979

年10月4日,在庆祝东德建国三十周年的庆典上,勃列日涅夫与昂纳克受到气氛感染,情不自禁地拥吻在一起。这幅画面被摄影师拍了下来,很快就占据了世界各大新闻的头条板块。这个亲吻被称为“兄弟之吻”,象征了苏联与东德的亲近和友好,随后,就有好事的画家将这张照片以涂鸦的形式复刻到了柏林墙上,这个亲吻也成为了一种时代的符号……总之,总理,您真的得留意点啊!”

总理笑了笑:“小强,你用心了啊……不过没事的,我和勃列日涅夫也见过许多面了,两国的工作人员也接触了很久,这件事上你可以放心了。”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点奇怪,这种外交会面的细节难道不应该是提前就敲定的吗?但是实际上外交时这种细节很多都是突发的,而且在事前是不太方便敲定的,总不能硬性规定双方元首见面后什么时间握手,握手多久,不允许有多余的动作吧?所以外交时更多考验的是临场的反应和化解尴尬的能力,而不是提前约法三章,把外交变成一个“走流程”的过场。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