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晚上9点半,夜宵时间,通常会有很多大学生点外卖,而且这个方向的小区和商铺也不少,系统应该还会派更多的顺路单。
志棠自己抢了3单顺路单,很快系统自动补了8单,一共12单,配送时间最多不会超过40分钟。
这对普通的外卖小哥来说压力山大,但对单王来说,小菜一碟。
志棠前往商家处取餐,他发现店铺还是原世界的店铺,老板还是那些老板,出餐小妹还是原来的小妹,甚至那些餐厅桌子上的花纹、缺口和油渍都跟原世界的一模一样。
唯一不一样的是,那些在原世界跟他聊得很好的人,那些老板,那些小妹,现在却没有一个认识他。
因为还没有外卖箱子,志棠找一个卖麻辣烫的商家老板要来了几个旧衣架,拧成了钩子,足以用来挂外卖。
取完了所有的餐品,电动摩托的车速飙到七八十,志棠像一只灵巧的鱼儿,在车流中穿梭,毫阻滞。
闯过几个红灯,爬了两次六楼,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志棠手里的12个订单全部完成配送,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的拖沓。
在从航空学院返回大希地中心区的路上,悠哉游哉的,志棠的心中升起一丝久违的愉悦。
半个多小时,80块到手,在原世界可没这么轻松。
志棠划开袋鸦众包的侧边栏,回顾自己的战绩,发现“今日预计收入”这一项只有33元,再看“今日完成单量”这一项,只有5单!
怎么回事?
志棠回头一看,车上还有7袋外卖挂着。
再看APP,还有7个订单显示正在配送中……
明明已经都送出去了啊!
很快,顾客那边开始催了。
“请问我的订单还要多久送达?”
志棠眉头紧锁,感觉超不对劲,奈只能继续配送。
还好,压哨送完,没有超时。
回到大希地中心区,志棠仍然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想找个外卖兄弟问一问。
前方一个十字路口,一个同样没戴头盔,发际线有点高的兄弟在等红绿灯。他的车后安装有袋鸦外卖g的外卖箱,任何人都能认出他是个外卖小哥。
志棠正想过去搭话,一个拿着麦克风的,像是记者的男人抢先了一步。
“先生你好,可以采访一下吗?我们是做街头采访的。”
“请叫我靓仔。”
“靓仔你好,请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外卖兄弟一个战术后仰,一个双手抱胸,挤出一个“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的眼神。
“哦,送外卖的啊,请问你现在多少岁?”
外卖兄弟用一口带白话口音的普通话回答:“我三喜五岁。”
“三十多啊,三十多岁很多人都开奔驰宝马,当老板了,你怎么还骑个电单车出来送外卖?”
“那我问你,你多大?”
“我也是三十多岁嘛。”
“三喜多还有人喜了呢,你怎么不去喜!?”
是啊,三十多还有人死了呢,你怎么不去死?
外卖兄弟头也不回走了,正好来到志棠跟前。
“大佬,你好。”
“你又有什么问题?”
志棠一五一十地把自己刚才的离奇配送经历告诉了这位兄弟,正想问这到底咋回事。
大哥又一个战术后仰,“你系不系傻啊,你没看天气预报吗?局部逆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