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老蒋就意识到了危险,随即命令何应钦尽快制定抗战计划大旨,其核心内容就是“充实一切自卫力量,准备长期抵抗,以求最后之胜利”。
到1936年底,军事委员会参谋部制订的《民国廿六年度国防作战计划》中的甲案明确指出:“国军对恃强凌弱轻率暴进之敌军,应有坚决抵抗之意志,必胜之信念。虽守势作战,而随时应发挥攻击精神,挫败敌之企图,以达成国军之目的,于不得已,实行持久战,逐次消耗敌军战斗力,乘机转移攻势。”
到全面抗战爆发后,老蒋根据战争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以空间换取时间,苦撑待变的战略方针。
这一点在老蒋的历次演讲中都有体现,比如说:“我们这次抗战,是以广大的土地,来和敌人决胜负;是以众多的人口,来和敌人决生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再比如说:“我们就是要以长久的时间,来固守广大的空间,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来消耗敌人的实力,争取最后的胜利。”
但是国民政府这边作为政府军,所以注定他们的持久抗战不能游击而动,而是必须在注重大战略的前提下寸土必争。
然而结果是日军在战略方面不行,但是在具体的战术和用兵方面却有过人之处,因此在抗战前期的几次大战中,国军被打的节节败退。
反观延安方面却由于所处的位置以及环境不同,提出的战略是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游击战是八路军的传统,在正面战场不太实用,但是在敌后战场上,游击战却是主要作战形式。
但就是在八路军内部,一开始对于游击战也有不同的看法。八路军首战平型关,115师以七倍于敌的兵力优势,在地形绝对有利的战场,经过长征考验的百战老兵,对日军只有少数战斗部队掩护的后勤部队,伤亡交换率却几乎是一对一。
双方在装备、兵员素质等各方面的差距可见一斑,因此要以八路军、新四军来与日军进行阵地作战,那可真的无异于自杀。
平型关之后,八路军、新四军对于主要采取游击战,不放弃在有利条件下的阵地战的战术思想基本统一形成了共识。
一开始主要是依托山地开展游击战,因为山区是实施游击战最有利的地形,无论是进攻性的伏击,还是防御性的阻击,山地都最能发扬八路军、新四军所长,克制日军所短。
后来才进一步由山地发展到平原,平原地区更为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可以壮大八路军、新四军力量,为山地游击战提供更充足的物质保障,而山地则成为平原最可依赖的后方,山地平原两者的有机结合,更是将游击战发展到顶峰。
日军由于兵源有限,对于中国如此广阔的国土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只能集中力量确保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这样一来广大的小城镇和乡村就成了日军控制力最为薄弱的地方,自然也就成了八路军、新四军最为活跃的地方,也为游击战的开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从日军无法控制的地方开始,逐渐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当日军集中兵力对根据地进行扫荡作战时,八路军新四军一般采取留下少数部队与日军周旋,主力转移到日军力量薄弱的地区,打击日军因为抽调兵力扫荡根据地而出现的空当,迫使日军最终只好放弃扫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