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阳的房子是回迁房,面积60平。原有的老邻居大都换了大房子搬走了,现在没剩几户。许多新搬来都不认识,坤阳也没有串门的习惯,再加上头晕的毛病,坤阳就几乎不下楼,只有到周末的时候,跟老伴出去转转,因为晕的时候,坤阳得拽着老伴的衣角。
这天周末,老伴叫坤阳跟他去大市场,说回来还没去过大市场。坤阳感觉还行,便跟老伴下了楼。转过楼角,有人喊坤阳,原来是老邻居邹春宇。邹春宇住在隔壁单元,她的儿子在上海,跟女儿同岁。由于两个孩子曾在一个补课班补过英语,两人较熟悉一些。邹春宇开心的跟坤阳俩口子打招呼:"坤阳,你们啥时候搬回来的?咋不找我啊!"坤阳笑道:"回来一个月了,也不知道你们谁还在这儿住。你都好吧?""还行,就是腿滑囊炎犯了,这几天没出来,也没见你搬回来!″邹春宇说。坤阳问:"腿好些了?滑囊炎不好治啊!″邹春宇说:″可不是,打过封闭针,可好一阵子又犯。"坤阳说:"可得注意点,咱这岁数毛病找上来了。"邹春宇问:″你们这是上哪啊?"坤阳说:"我们去早市看看,你呢?去哪啊?"邹春宇说:"去我老妈那儿,我妹妹他们去会亲家,家里不能离人"坤阳问:"老妈多大岁数了?身体怎么样?"邹春宇说:"90岁了,身体还行,就是耳朵背,不敢让她一个人在家。""哦,这么大岁数了!真行!身体这样就不了!比我们都强!"邹春宇点头说:"是啊。坤阳,这回你回来了,我们常聚聚啊!""好啊!"坤阳道。邹春宇说:"我得赶紧走了,有空咱们再聊!"坤阳忙说:"好,你快忙吧!"
邹春宇姊妹5个,她是老三。大姐到外市儿子那看孙子,大哥在法院工作,应该也退休了。大妹嫁了军人,随部队去了ⅹ市,老妹妹最后结婚,丈夫在消防队,是外地人,结婚后就住在了娘家,也一直担负了照顾老人的义务。邹春宇也因为要帮助妹妹照顾老妈,没有跟儿子去上海。坤阳离开这儿之前,听说她儿子也结婚了,但是儿媳不想要孩子,邹春宇挺生气,说要是要孩子她就去,要不就不去!还很羡慕坤阳去照顾外孙子。
坤阳跟老伴来到大市场,回来后都是在小区外超市买菜,还没来过这里。一进市场那条路,哦,都变样了!马路边原来都是铁皮的简易摊位,现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新起的大楼。一楼是一排底商。中间一个大门,上挂农贸大厅的牌子。路边有几个小商贩,蹲着卖水果、蔬菜等,一看就是临时摆摊。坤阳感慨:变化真大啊!不过,确实比原来干净多了。
两人进了农贸大厅,大厅很大,分设了三个区域。中间进门左右各三排,都是卖蔬菜、水果、熟食之类的。往右走越过一个门是卖服装、布匹、土杂类区域。转了一圈,没什么可买的,又返回越过中间区域,向左侧又一个门。这里是海鲜、肉类区域。老伴在一个肉类摊位选了一条五花肉,一块前槽肉。海鲜平时不咋吃,但老伴说买点小黄花鱼,早上炸点就粥挺好,于是又挑了点黄花鱼。再回到中间区城,买了点蔬菜、水果,两人出了农贸大厅。
这里的东西是比小区门口超市卖的要便宜些。两人一边谈论着,一边看着已变化的老街,感慨现在变化得真快!
回到家里已快中午,坤阳去厨房摘菜,老伴问到:"今天还行啊?"坤阳说:"还是不敢低头,别的还行。"哦,要不行别勉强啊!""嗯,没事。"
老伴过来跟着一起做饭,想起刚才遇到的邹春宇,问道:"小邹妹妹的孩子也结婚了?""不知道啊!咱走之前听说那孩子留学了。这会亲家至少也是订婚吧?""嗯,应该是订婚,那孩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