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过大年(1 / 2)

不知不觉中年关将至,庚二狗爷爷家开始贡老祖宗(家谱),占据了一面北墙的地方。红红绿绿的挂钱后面是泛黄的老祖宗。底下画着一些骑马坐轿的,最上面绘有一对男女,在中间的空白处就是大面积的小方格,里面是一个个的人名。所有故去的庚氏族人都会在上面有顺序的排列着,如果是非正常老死的人名就写在红纸条贴在空格里。在家谱前供奉着各种巧手制作的菜肴,有面粉制作的西瓜,有猪肚插大葱制作的大象,有限的食材却被婶子大娘发挥出了尽的想象力。对于庚二狗小小的脑袋来说,这些都是老祖宗,都是要敬重的人,所以摆设好了就要给老祖宗磕头的。而且是去爷爷家一次就要磕一次,跟谁去都要磕。恭敬而虔诚。

由于北方地大物博,粮食丰富。加之北方人性格豪爽淳朴,年前家家都要杀年猪,今天你家杀猪请客,明天我家杀猪请客,后天就轮到他家了。因为姥爷家和爷爷家就在一个村,亲叔伯加上亲舅舅就有十多家,加上其他亲戚更是数不胜数,每年的杀猪菜都能连续去吃一个月。过了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就开始备年货了,日子富足的准备几口大缸,宰杀干净的鸡鸭鹅喷上水冻成一层冰壳子,整齐的码放在大缸里,舀几瓢不要钱的免费白雪压实再继续码放下一层。猪肉也是这样存放,还有鱼也是这样处理。大人们几家聚在一起,发面蒸粘豆包,蒸几大锅冻在缸里慢慢的吃。而这个时候对于庚二狗这帮四害小分队成员来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王秀家卖的鞭炮了,王秀家是庚二狗的邻居,开了一家食杂店,卖一些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的杂货。对于四害小分队来说,啥也抵不上那些花花绿绿的小洋鞭,二踢脚,还有那粗壮的大神炮了(一种像铁锹把一样粗大的鞭炮),谁兜里要是揣着一挂小洋鞭那简直都要横过来走路了,要是能有俩大神炮,简直就是土财主了。小洋鞭是舍不得一挂一挂放的,都是拆散了单个的放。作为四害小分队的灵魂人物,庚二狗家的条件相对优越,还是独生子,所以是有零花钱的。而其他的四害小分队成员就不行了,家里兄弟都多,没办法每个都给零花钱。作为小大哥是要罩着兄弟们的,200响的小洋鞭到了手里就被迫不及待的拆分了,李小玉二十个,二生二十个,庚宝二十个,庚红二十个,李大辉二十个,剩下的就自己留着了。墙缝里,小铁盆下面,那都是爆炸现场。孩子们笑着闹着喊叫着,没有手机玩也没有什么玩具,但是却开心的像个傻瓜一样,天天疯跑小脚丫出汗把大头鞋里的毡袜都打湿了,每天睡觉之前都要把毡袜放在褥子下面,让大炕的温度把毡袜烘干。至于那迷人的酸臭味就都顾不上了,相对于生冻疮来说,这是可以忍的。

到了年三十晚上,四害小分队群情激动,穿着崭新的衣服掐着指头算着燃放鞭炮的时间。一旦听见有人家开始燃放,大家都纷纷抓起提前早已分配好的烟花爆竹冲向火堆,闪光雷,魔术弹,钻天猴,还有那点燃了会原地打转的小狗拉磨(一种会转的烟花),二踢脚,大地红,纷纷登场,尽情的展现它们的风姿,四害小分队放完一家的鞭炮要抓紧时间跑去下一家,大家都想尽可能多燃放点烟花爆竹,好像谁放的慢了就吃了很大的亏一样。年三十晚上大人要守夜,嗑着瓜子,喝着大罐头瓶子泡出来的茉莉花茶聊着天,而庚二狗这些四害小分队,纷纷提着灯笼在街上疯跑着。那个年代很少人买灯笼,而是用罐头瓶子里面塞一块萝卜土豆当底座,中间插上几毛钱一包的彩色小蜡烛(也叫磕头了,意思不禁烧,磕头功夫就燃完了)欢快的笑声嬉闹声响遍了小小的村落。

时间如同小河一样缓缓流逝,洋黄历(日历)牌记载着家长里短被一页一页地翻过,慢慢地新鲜事变成了平常事,平常事变成了小事,小事变成了故事。而时间也来到了这年的夏天,庚二狗也成长为七岁的四害小分队队长,过了这个忧虑的夏天即将踏入学堂,套上小夹板成为接受思想教育和学习文化知识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新时代儿童。

今天下午2点多,昨晚倒在大缸里的几桶水也被晒得温热,庚二狗像往常一样穿着绿色的裤衩费力的爬上大缸,纵身一跃,落在了大缸里,享受着炎炎夏日中难得的怡人凉意。庚二狗舒服的长长呼出一口气,想着爸爸庚龙早上去奶站送奶之前的话“咱们家也买个电视吧,今天我把奶卖了就去镇上看看”李芝兴奋的说“听去过盛五的王小来子说电视里还有小人说话,还有人能动呢,真不知道用不用喂小人吃饭”庚龙笑了,自己的老婆小学念了三年,依然还是一年级,别人上课还能学个一二三四五,她没事坐在后排不声不响的卷旱烟卷回家孝敬她奶奶,所以知识和见识也可想而知了。“不用喂饭的,电视里的小人也是讯号投射显像管反应出来的,关了电就没有了”李芝从立柜里小心翼翼拿出一个手帕,里面是一沓整整齐齐的大白边(当时最大面额的钞票是十元的绰号大白边)庚龙小心翼翼揣进衣服口袋兴冲冲的就骑着自行车驮着两个牛奶桶走了。

爸爸也该回来了吧,这都快三点了。来回去镇上也就十来里路,虽然那时候都是土路,一下雨泥泞不堪,鞋子也会沾的黏黏糊糊,但是最近都是好天气,道路邦邦硬。就在庚二狗胡思乱想之际,家里的大黄狗像是发现了什么,尾巴摇的像螺旋桨一样“嗖”的一声从院子里狂奔而去,庚二狗抬头一看大街上爸爸已经小心翼翼又兴高采烈地推着自行车拐了进来。后车架子两边搭着奶桶,上面还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大纸箱,纸箱上头还绑着一个奇奇怪怪的物件,一些小管子七长八短不规则排列着。“老儿子,电视买回来了,熊猫牌的,人家说是十七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庚二狗连忙手忙脚乱的从水缸里爬了出来,跟着爸爸去推车。妈妈李芝也高兴的从屋里出来迎接,着急看看这个稀罕物件。

“这么大呢?花了多少钱呐?”李芝赶紧问道,“六百五十块钱”庚龙不经意的回答,这几年养奶牛他们家赚了一点钱,家里的存款已经达到了一万多,在那个年代“万元户”可是凤毛麟角的,十里八村未必会有一家。放在当代堪比百万富翁了。“这纸箱子多结实,还能装衣服”李芝想象着说。庚二狗闻着纸箱子的味道,还挺好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