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秀秀是不是快上完学了。”
“还得再上半年呢。”
“哟,可真快,那明年是不是该相一相。”
“可不急,嫂子。秀秀过完年也才虚岁18,我跟王老二还想着多留两年。”
两个人谈论的秀秀,就是周老太太和王老头最小的女儿。当年王老头退伍回来,两个小子已经长到好几岁。等着这个小女儿再出生,两个人可不得好好疼着。
王秀前边的两个哥哥都只上完初中,那十年在小小的村庄终究是没什么人看重所谓的学历,两个人能上完初中,走工厂招工这条路。都是王老头远虑的结果。
和王胜阳、王胜钢同龄的人,大部分都是上几年初小,认得几个字就投入到了田地里,同他们一样能念十几年书的人几乎没有。
等到了秀秀上学的年纪,正好赶上了好时候,王老和周老太太想也没想,一力支持他们最小的女儿上学。这个时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上中专也是一个不的选择,能直接从农业户口转成非农业户口,毕业还能直接分配工作。
王秀就这样等到初中毕业,直接去了省城的学校学会计。放寒假回来,就直接被自己的堂哥拉了壮丁,每天一早就到村委报到,跟着村里的老会计忙一上午。秀秀自己痛并快乐着,虽然一本本的数字算到头大,但是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前辈带着,秀秀能感觉的到脑子里的知识更加融会贯通。
秀秀从座位上站起来,扭了扭已经有些酸疼的腰和脖子。桌子上的账本越来越少,秀秀就越早能收工,她看了看桌子上剩余的,在心里计算了一下,快的话明天上午就能结束。
秀秀把一上午拢完的帐交给老会计,收拾完自己的东西,同屋子里的人们打了声招呼,就抬脚往家走。
刚转了一个弯,就看见稍远的地方自己娘和大伯娘正往前走。
“娘,等我一下。”秀秀一边喊,一遍往前跑。
周老太太两个人听见喊声回头一看,穿着浅蓝色小袄的秀秀正往她们这边跑。两个人原地停下,秀秀喘着气,额前的碎发随着步调有规律的扬起。
“你看你这孩子跑什么,我们还不能等着你呀。”周老太太一把拽过秀秀的胳膊。
“就是,你娘说的对,这大冷的天,别再吸进去凉气。”
秀秀接过周老太太端着的肉“大伯娘,我还年轻嘛,没事。”
周老太太一看今秀秀回来的早,就以为今年这账拢的差不多了“这是算完了,明天还用去吗?”
“还没呢,娘。明天上午就差不多了,之后的就是刘叔自己来了,我毕竟不是村委里的。”
三个人边走边聊,秀秀她大伯娘问问学校的情况,再问问村里这账的问题,说说笑笑就到了家门口。
在院子里坐着小板凳上排排坐的四个小朋友看见奶奶和姑姑推门进来,一个接一个的去迎接,七嘴八舌的叫姑姑。
秀秀姑姑在四个孩子心目中可是很受欢迎的,会给他们讲故事,会给两个女孩扎好看的小辫子。
“姑姑,一会儿吃肉肉嗷,我妈妈和婶婶做了鱼鱼。”
“爷爷还烤了麻雀,我们都吃了,好好吃。”
“姑姑,今天林杰又捣乱了,被我妈妈抓住揪了耳朵。”
秀秀听着几个孩子一句一句的汇报着上午自己做了什么,当然最精彩的还是林杰小朋友,谁让他一点也闲不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