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韩霄走马上任胡崖村(1 / 2)

章语:缘起,我看见你在人群中…

新建的房子,里面还残留装修的味道。

简单的一间办公室,内外以布帘隔开,外面办公,里面住宿,实际上,办公的地方只是半间。

北面沿墙一排书柜,陈列着密密麻麻的书籍,东墙边一张三人长椅,西墙上一匾草书,没有生僻字:

半杯清茶半支烟,半段古文读半天。

半夜星辰半世梦,半醉半醒伴眠。

二00二年春孟清戏笔

果然是文化人,处处透露雅气。

“见笑!见笑!”孟清招呼着:“快请坐!”转身便去烧水。

“孟大师,你知道韩霄兄弟来?”不知为什么,赵四已经很自然地转变了称呼。

从早晨起,院里的喜鹊就“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不是贵客临门的征兆么?孟清含着笑。

“得…得…得…”赵四打断他的话:“别神神叨叨,说这些没用的…喜鹊窝就在槐树上,不在院里叫,在你头上蛋窝里叫啊?”

韩霄忍着笑。

“我还以为你算出来的呢!韩兄弟有难,快给他算上一卦,怎样趋吉避凶?”

孟清眉头一皱:“招惹他做什么?”

赵四一愣,对孟清更加佩服。

孟清察言观色,对韩霄说:“兄弟…过刚易折,善柔不败…社会不同于象牙塔,你应该尽快转换角色…时移世易,在社会上,更要懂得收敛…藏拙!”

赵四听到心里去了,觉得很有道理。

韩霄不以为然,但还是轻轻点点头。

适应社会,就要改变本心么?他只怕做不到,他有自己的处世之道。

“守正为心,疾恶不惧。”这是他的太爷爷,一个前清秀才定下的祖训。

迷迷糊糊中,仿佛听见窗外喜鹊的叫声,韩霄眯着眼睛,一缕阳光照射进来,昨天发生的事情如同梦境。

韩霄想尽快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可是却做不到,未来会怎么样?他心头充满着迷茫。

镇委书记不在,郑镇长主持晨会。

主席台上一排党委领导,个个正襟危坐...

张主任打开点名簿,开始点名。

“郑晓光…到…”郑镇长左右睥睨。

“王品...庄志林…常浩...

范宝华…程永昌…

周慧…周镇长?”

张礼望了望郑镇长。

郑镇长愣了一下,说:“请假…”

“石大伟…

...

赵鹏…韩霄…”

点完名,张主任走下主席台,坐在下面第一排。

各位领导开始布置分管工作,郑镇长作总结:“同志们,几位领导安排的工作已非常详细,我就不再一一重复,你们要各自抓好落实…

强调一点,现在是防汛的关键时期,水利站要认真排查全镇的水库、堤坝、排灌站…

各位包村同志一定要下沉到村里,对草房、危房再进行一次彻底的摸排,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

“最后,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同志--

韩霄…

县委组织部招录的第一批大学生村官,大家欢迎…”

韩霄从最后一排站起来。

张礼带头鼓起掌来…

越这样,赵四心里越犯嘀咕。

晨会后,范委员送韩霄去胡崖村报到,还是昨天的那辆破吉普。

但后来,韩霄才渐渐明白,别看它破,却是身份和权利的象征。

组织委员范委员代管着全镇的党员,镇管干部调整的初步方案也要他草拟、考核,提出任免建议。

在镇里,除了书记、镇长,范委员是唯一拥有专车的党委领导,几个副书记也不如他。

也许,别人是不屑于那破车,怕丢面子,也许,是没人愿意和他去争--他是老同志,再过几年就退居二线了。

反正,他不用车的时候,老吉普就一直停在那里。

吉普车慢悠悠驶出政府大院,向胡崖村出发。

车开的前几分钟,范委员还简单地问韩霄一些家庭和学校的基本情况,说几句“好好干!”“前途量”之类的官话,而后便四脚八叉仰躺后座上,像在自家沙发上一般,不一会就发出“勾勾”的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