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对内应该怀柔,是臣民感激,对外是则应挺直脊梁,彰显大国风范,皇上不愿示弱,就像那乞讨之人不愿在大街上乞讨一样,明明皇上稍微放下一些自己的面子,就能得一个忠臣,何乐而不为呢?”
明轩没有说话,陷入了沉默。
宋祁见此,又开口道:“皇上是九五之尊,从小就是太子,后又是储君,心中自然有傲骨,但皇上是想要面子,还是想做后辈口中,万人称赞,千古流传的明君呢?”
宋祁知道,明轩需要自己想。
她也不急,起身开口道:“皇上自幼就学习帝王之术,想必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贺俊的事,我会与他说明白,皇上若是想通了,就召见贺俊,若真的想不明白也妨,直接下旨就是。”
“行了。”
明轩打断宋祁的话,看着宋祁,开口道:“国师说的话,朕都明白,朕也知道国师是一番苦心,朕愿意低这个头,不是朕愿意,而是朕希望贺俊能心甘情愿的去守住西南,守住大明,天下百姓若能安居乐业,别说朕低一个头,就是朕低十个,二十个,朕都愿意。”
宋祁展颜一笑,看着明轩,点头道:“有皇上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太后那边,还需皇上多加宽慰才是。”
“朕明白了。”明轩点头。
宋祁走了以后,明轩就叫来了原习,交代道:“晚上叫上皇后,去寿康宫。”
原习想了想问道:“皇上还是准备去太后那边……为贺统领求情?”
一开始,明轩就有这个想法。
毕竟贺俊被停职的确是一场妄之灾。
那刺客也不是贺俊安排的。
只不过没有抓到刺客,太后的怒火,自然就该贺俊承担了。
明轩一开始就想过为贺俊说话,只不过贺俊下早朝之后,连为自己辩驳一句都没有,直接就出了宫。
而后明轩就被耳提面命的叫到了寿康宫。
被太后一通训斥,明轩也就没想贺俊的事了。
不曾想,国师一来,这风向就变了。
明轩叹了叹气,开口道:“原习,你是自小跟着朕的,朕这两日的所作所为,若是了,你便该一早提出来才是,今日若非是国师问朕,想要一个面子,还是想要大明昌盛时,朕才醍醐灌顶。”
“这天下,不是朕一个人的天下,更不是明氏的天下,而是所有的人,朕只是代行管理之职,唯有摆清了自己的位置,才更能为百姓谋福祉啊。”
“皇上能说出这番话,便已经是一个明君了,大明,自会在皇上的治下,越来越好。”
“越来越好。”明轩说着,忽然笑了一声,提笔就在宣纸上挥毫。
原习看过去,读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是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原习,把这字收起来,晚上朕带着去寿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