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遣我告知诸位,若是有敢出兵救赵者,待我大秦兵破邯郸,下一个目标,就是它!”
“不过我听说最近赵国也派了使者前往咸阳,说不定赵国愿意割地赔款。”
“只是我秦国大军不可轻动,既然已经动了,总是要有所收获的,魏王以为如何?”
魏安釐王胆小懦弱,闻听秦国有可能不再攻赵,而是进兵魏国。
一时间慌了手脚,待秦使下去休息后,魏王吩咐魏庸:“还要劳烦司空前去追上晋鄙将军,如今秦赵交战,我们不妨作壁上观。”
信陵君此时站出来道:“司空大人日理万机,且年岁颇大,如此紧急之事,不如让臣弟前去,不知王兄意下如何?”
魏王闻言,点头道:“既然如此,忌,你拿着本王印信,速速出发。”
信陵君魏忌道:“唯!”
信陵君带上侯赢与杨逍,星夜兼程,赶往前线,生怕去的太晚,晋鄙一个不留神,葬送了魏国这十万大军。
路上的时候,侯赢找到了自己的好友朱亥,并告诉信陵君:“魏国大军调动,只认兵符而不认人。”
信陵君也是聪明人,闻言已经明白侯赢与朱亥打算做些什么。
他又看向杨逍:“先生有何教我?”
杨逍郑重道:“公子可率主力于后,某愿率领三千魏武卒,先夺野王城,以此为我军之基。”
侯赢在脑海中想了想野王的位置,不由得惊叹道:“妙啊!”
“有了野王城,进可取伊阙关,断了秦军南线军的补给。”
“又可以北上支援长平。”
“退可固守朝歌、桂陵一线。”
信陵君闻言,也是有些欣喜,他本就对杨逍抱有极大的期待,毕竟能提出十胜十败说的贤才,普天之下,也没有几位。
如今知道,杨逍又是一个知兵的,信陵君觉得自己恐怕是捡到宝了。
此时的墨闲也已经取到了和氏璧,并扮做杨逍的护卫,跟随在队伍之中。
眼看着狄仁杰竟然真的凭借一己之力,把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典故“窃符救赵”提前了三年。
墨闲也不得不感叹狄仁杰的智计深远,同时也觉得自己的眼光不差。
日后的太虚战场,自己的队伍中有这样的智慧担当,再也不怕遇到对抗任务,被对方的智将算计,到最后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一行人不过两日,就已经在邺城截住了晋鄙的大军。
信陵君带着侯赢与他的好友朱亥见到了晋鄙。
信陵君先是出示了魏王命令晋鄙观望的王令,而后又陈述利害,说明赵国若败,对魏国的影响之大。
可惜晋鄙是个庸才,他不明白什么国家大义,他只知道唯王命是从。
不论信陵君如何劝说,晋鄙就是不听。
信陵君奈,最后看了一眼侯赢与朱亥,悄悄的离开了大将军府。
朱亥膂力惊人,袖中藏着四十斤重的铁锤,在晋鄙恼怒信陵君不告而别的时候,一锤砸在了晋鄙的背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