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宋徽宗接到这些东西之后,心里面瞬间凉了半截。
这些东西放在一起,根本就不用任何文字上的解释。
那几封书信以及名单的一页,足矣说明了晁盖已经掌握了朝廷几乎所有官员与童贯商讨造反的铁证。
而最后那块五彩琉璃佩则说明了此次晁盖围城,全部都是太子的支持。
众叛亲离四个字完全解释了宋徽宗此时的状态。
他立即将自己还算是比较信任的梁师成朱勔叫了过来。
梁师成上前义愤填膺的说道:“圣上不要被晁盖那奸贼迷惑,只要我们城内的禁军再坚守几天,老种经略相公的西北军就到了,到时候谁输谁赢尚未可知!或者我们也可以想办法骗晁盖进城,将其杀了再说,到时候梁山贼寇群龙无首,余者节不足惧也!”
宋徽宗狠狠一拍桌子:“派高俅除掉晁盖的是你,让李彦监军使用离间美人计的也是你,祸端闯下来了,你居然又给朕出这么个馊主意,整个开封府只有禁军都被高俅带去征讨方腊了,你让朕怎么守三天?朕看你们两个也都不想活了!”
二人吓得连忙跪倒在地;“圣上,我们可都是大大的忠臣啊!”
宋徽宗冷哼,伸手一指桌上的名单:“现在只有晁盖知道你们两个究竟是不是忠臣!”
朱勔话锋一转,说道:“要不我们先问问晁盖有没有什么要求,尽量满足他的要求,等到老种经略相公领西北军来了再做打算!”
宋徽宗叹了口气:“现在看来也只有这一种办法了!”
很快,宋徽宗的密旨便送到了晁盖军营里。
密旨内容说得十分恳切,愿意答应晁盖一切条件。
但晁盖看完之后只给回了一句话:天黑之前打开城内,否则玉石俱焚!
宋徽宗这个老狐狸精可没少骗自己,所以这一次晁盖说什么也不会再上他的当了!
这一句话传进宫中之后,宋徽宗算是彻底没了办法。
其实北宋自赵匡胤的时候就有着非常严格控制兵权的管理制度,如果按照赵匡胤老爷子的设计来说,本来晁盖是没有任何机会起兵的。
首先,赵匡胤设计的禁军领导机构,分为殿前司和侍卫司,殿前司设殿前都指挥使,侍卫司设步军都指挥使和马军都指挥使,简称“三衙”、“三帅”。他们分统禁军,互不统属。“三衙”主帅和禁军将领都由皇帝一人任免,只对君主负责。
其次统兵权和调兵权是彻底分离的,三衙三帅分掌京师禁军,有统兵权,平时只负责禁军的日常管理和训练,并无调兵和发兵之权。调发军队之权在枢密院,但它无统兵权,因此二者权力分离。而且,枢密院调发军队必须“御前画旨,下殿前司,然后可发”,即没有皇帝的命令,任何人无权调动军队。
紧接着采取“内外相维”的驻军原则,宋的军队分四种: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禁军有二十多万,朝廷将十万禁军驻扎京城,另十万禁军分散各地驻扎。这样使京城禁军能控制外地驻军,会合外地禁军又能控制京师禁军,达到内外军队互相制衡的目的。
最后,宋朝使用“更戍法”与兵将分离,规定京城内外禁军都必须经常变换和调动屯驻地点。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戍守,而外地驻军也须到京城屯驻。
制度是死的,时代确是不停变换的。
虽然这一套管理军队的制度看起来很完美,但谁能想到一百多年之后竟然出现了梁山晁盖这么个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