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不能买卖兵器。
这样一来虽然阻挡了金辽两国的军事扩充,但是同样也把自己封闭在了一个固有的模式当中,没有办法加快军事武器的发展。
而晁盖所答应要出口巾帼的火枪当中,也绝不可能是最先进的这地八代火枪。
他准备把火枪前几代那些残余的剩品卖出去。
在那几代的火枪当中,不仅子弹更换非常缓慢,而且枪支的精准度也偏的离谱。
而且更重要的是,只要机床的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就不怕金国人能够在买来火枪之后拆开去研究。
晁盖最终的目的是想要将这些已经淘汰的火枪去唤起他们先进的战马以及坚固的渤海铁。
火枪这种东西没有了还可以继续造,而战马这种资源想要再生或者扩大发展是非常困难的,必须一代一代的繁殖和培养。
从小屋里和胡安说完之后,晁盖也并没有返回到酒局上,因为该说的和该做的事情已经解决了。
剩下的就是要等现在金国的皇帝,著名的完颜阿骨打来回信儿了,如果用文艺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让子弹飞一会儿吧!
在接待完这些使臣之后,辽国的使臣韩通等人很快就离开了京城回去复命。
而温迪罕拉满以及胡安等人,却一直流连于东京汴梁城的繁华,只是写了一封信,然后便留在这里整日花天酒地。
金国使臣在京城内所有的享受和花销都是晁盖掏腰包,这一点晁盖完全没有任何吝啬。
甚至还从军费当中拿出了一笔不小的钱,单独送到了胡安的手里,并且对其承诺,如果他愿意担任大宋的间谍,还可以在东京汴梁城给他留一府宅子。
等待完颜阿骨打的回信尚需时日,不过此时却已经进入到了春天芒种的时节。
所以晁盖先把金辽两国关系的问题放在一边,然后把朝中大臣召集在宫里面商讨他的玉米大业。
北上伐金,除了要拥有超强的武器装备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后勤保障。
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历史绝大多数王朝的建立都是由南向北进攻,而极少会有类似朱元璋那样从南往北边打的。
其根本原因就是越往北走,粮食储备以及粮草等物资的运输问题。
北方的物资相对比较匮乏,很难能够做到就地取材,如果从南方往北方运粮还需要大量的消耗,所以这也就需要极大的粮食储备。
玉米虽然理论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在听完李纲所呈上来的关于玉米种植的奏折之后,晁盖才发现原来穿越那种直接拿种子就种的方式实在是太幼稚了。
首先所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就是,百姓们根本就不认同玉米这种东西。
甚至有很多农户在接到分发下去的玉米之后,竟然直接下锅里,煮完给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