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安也连连点头:“大理国内政十分复杂,都不如先把之前报信的那名太监叫过来问一问,我总觉得这里边没有那么简单。”
晁盖摇头:“谁能保证那边使者说的话就是真话?”
王寅公孙安心中一惊:“大人的意思是……”
晁盖冷笑:“对方是忠是奸一试便知,告诉所有兄弟,进城之后所有人都把眼睛给我瞪圆了,除我之外任何人不许饮酒,咱们手里面有火枪,一旦发生火并,对方城里即便是埋伏着数万大理兵,也未必是咱们的对手。”
公孙安有些不解:“大人若是如此不信任他们,干脆就不要进城了。”
晁盖摇头:“幼稚,我晁盖可是打着和平使者的名义来大理的,若是连城都不进,岂不更加叫人猜忌?”
听完之后,公孙安方才恍然大悟。
不过晁盖随后又补充道:“所有将领身上都要配备足够的子弹和散弹枪,大家要外松内紧!”
随后,晁盖便带着众好汉进驻东川郡。
来到东大门外,早有郡守杨太生领着大将高虎及东川郡官员迎接。
那杨太生隔着老远便向前行礼道:“上国使节来此,东川郡郡守杨太生拜上!”
晁盖见对方如此客气。
便立即翻身下马,笑脸相迎:“杨大人实在是太客气了,在下只是一个小小的使节,没必要搞得这么兴师动众。”
杨太生起身,摇了摇头:“那怎么行,若是别的时间在我东川郡过也就罢了,晁大人您可是大宋国的第一宰相,世间万民之所敬仰,下官还只怕这欢迎仪式搞得不够隆重呢!”
二人客套话说了一大堆。
随后仰面大笑。
杨太生亲自给晁盖牵马,一同进入城内。
晁盖在前面一边和杨太生谈笑风生,一边暗中观察东川郡内部的情况。
他发现这个城规模并不是很大。
与中原地区很多大型城市相比,简直就如同山村一般。
城墙比较低矮,估计鼓上蚤时迁徒手就能爬上去。
城门外的护城河吊桥,是那种非常老式的铁链装置。
这些小细节都很重要。
一旦发生冲突。
每一条都有可能救命。
晁盖趁杨太生不注意的时候,回头对时迁使了一下眼色。
鼓上早时迁瞬间心领神会,悄无声息的便突然消失在人群当中。
这杨太生在东川郡府衙大摆酒席:“晁大人,在下对您之敬仰宛如滔滔江水奔流不绝,大人如蒙不弃,还望赏脸!”
既然来了晁盖自然就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他笑着点了点头:“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晁盖往府衙里面迈步的时候,身后众好汉也随之向前。
这个时候旁边高虎突然对众好汉恭了恭手:“在下久闻,梁山好汉皆为世间豪杰,特意在偏堂为好汉们布下酒宴,咱们习武之人以酒论武岂不美哉?”
原本双方说的都是客套话。
但现场的气氛却突然诡异了起来。
晁盖却不以为然的大笑:“那就客随主便,你们都随这位高将军喝酒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