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便有人这般指出南宋西线的重要性:“天下者,常山蛇势也,秦、蜀为首,东南为尾,中原为脊。今以东南为首,安能起天下之脊哉!将图恢复,必在川、陕。”也曾涌现出以吴玠吴璘兄弟为首的出色官军,在大散关、徽县等地大胜敌寇,成功牵制了金军对中游荆襄和下游两淮的进攻。
谁料,如今的官军,怎就变得这般乌烟瘴气?不是公然割地称王降金,就是拖起了同盟义军的后腿!身在后方的安丙,万料不到自己层层选拔、派上前线的骁将孙忠锐也会是这等货色,不堪一击、全军覆没、丢尽了官军的脸。
原以为孙忠锐只是好大喜功、目无尊长,孰能无过?所以安丙虽然私下早就对他不满,却想着用人之际,给自己树一个任人唯能的形象……怎料,孙忠锐还犯下大肆敛财、擅离职守的大罪,害自己落一个用人不当的过错!安丙对孙忠锐的厌恶之意可以说直达顶峰,从得知败报的第一刻起就想要将他废除!
只不过,安丙才刚接手川蜀不久,虽有个诛杀吴曦的美名,却多半是靠金军贴悬赏令哄抬起来,对于知情人而言,敌不过李好义和杨巨源的实。所以安丙虽然身处高位,也必须对他俩言听计从,并且短期内绝对不能想杀谁就杀谁,给李、杨等人一种我安丙只手遮天的错觉。
不能随意杀人,还有第二个原因是“维稳”,尤其对吴曦的旧部要安抚,免得他们滋事再乱、影响前线对金作战。孙忠锐虽不是吴曦集团的核心层,可谁知道他下面是怎样盘根错节?不能乱动,要慢慢来。
牐
说到吴曦旧部,就不得不提那个被吴曦一手提拔起来的王喜。安丙不仅要将他留任,还需为他向朝廷报功请赏,毕竟他在吴曦被杀那天被安丙说服弃暗投明,否则诛吴大计恐怕施展得没那么顺利。当然了,事后安丙才知道,王喜不是被大义感化才放弃了对吴曦的增援,而是看上了吴曦的某位姬妾想要据为己有……
这样一个凶狠残暴、为了一己之私随时背主妄为的恶人,安丙当然想过要将他直接拿办,可安丙毕竟是个老成持重的文人,担心自己实力不够被他反杀,最终还是决定采用怀柔手段,先稳住、再分化、稳扎稳打一定更好……
安丙表面唯唯诺诺,内心却是步步为营,一度打过这样的算盘:不妨借刀杀人,用与王喜有矛盾的仇敌去制伏他?这么巧,川军有个王喜水人;何况这尖刀已经抵在自己后背了,怎能不教他原形毕露!
森冷而强烈的杀意下,王喜四肢僵硬动弹不得,脑中一片空白,来不及去考虑,自己府上明明守卫森严,什么飞檐走壁的高手能混进来?如果真的当世绝顶,为什么来对付自己区区一个小人物,而且还先杀了手无缚鸡之力的姬妾呢……
夏风吹得诡异,灯火忽明忽灭,就在那时他发现有人降临他面前,透过稀薄的空气可以分辨,那人的脸颊上有一道他至死不忘的伤疤——可那个人,不是已经被李好义、杨巨源给诛杀了吗!“鬼啊!都统大人,千万别对王喜索命,王喜只是……形势所迫,身不由己啊啊……”
王喜吓得腿脚打颤,尿都在裤里止不住地流,拼命撒谎想保住小命,不经意间转头瞥见气绝多时的姬妾,顿然明白怪不得她第一个死,所以吴曦什么都清楚、根本不可能信他的诡辩……一时心中大震,喊了声“别杀我”就直接晕厥在地。
不知过了多久,王喜被水泼醒,发现自己已不在家,而是被秘密带出、关在了一个荒村破庙。
不管怎样,还活着,还活着就谢天谢地!
王喜忙不迭地想脱开捆缚站起,尚未重拾晕厥前的所有记忆碎片,冷不防的一个声音响起在他背后,真像一箭穿了他一个透心凉:“王都统?给你也体会体会,这种众叛亲离、孤立无援的滋味。”
王喜倒吸一口凉气,胆战心惊转过身来,借着亮起来的天色清晰地看见,那个脸有伤疤的男人投射在地上的淡淡影子……
“都统,您……您……”这个人的重现人世,令王喜蓦地恍然大悟,为什么最近金军混入兴州后以川军旗号欺骗民众屡试不爽,为什么徽县内应和完颜永琏之间能够有沟通渠道,可是为什么啊,二月底那天李贵不是亲手砍下了他的头颅?头颅都已经送去宋廷,下场都已经写进史书了吧!
“哼。我怎么还活着?是吗?不活着,怎么看我的好手下夺我位置、养我妻妾?”吴曦冷笑一声,不必正面回答,他身后的金军高手便已经给出了答案,诛吴那日,定是他们钻空救出了吴曦。不过王喜没有那样的好眼力看出,这些人并不是当晚护卫吴曦的孤夫人,而是当时藏在暗处的完颜匡的麾下。不错,吴曦那时候就已经对完颜匡和曹王左攀右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