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蔿大夫可有对策?”
“臣万死不敢劝谏,让君主失望了。”从一进门,蔿贾便反复提醒自己,千万不可劝,不可谏。否则,引起庄王反感,指不定会变本加厉,以后更是难以规劝。
“为何不敢?”庄王睥睨蔿贾,心想,都说这么多了,此时却要故意打住,不是故意吊我的胃口?
“微臣进门之前,侍卫曾有交待,将门前立的牌子看一遍。臣不才,看了三遍。为防一时不慎说漏嘴,臣还反复默念,就是怕坏了大王的兴致。”蔿贾的头更低了,语气还有小小哀怨。他在反复强调,自己定会严格遵守规矩。
庄王瞪着蔿贾,心里暗笑,好你个蔿贾,督办百工的精巧心思如今用在寡人身上?用寡人制定的规则来搪塞?这意思不是要逼寡人二选一?要么让你说下去,但是要免你的罪;要么就是压下我的好奇心,话题就此打住。
反正闲来也无事,不如听听,于是庄王说道:“你尽管说。此说不算劝谏,不会治罪。”为表规矩仍有效,他又补充道:“只说你的想法而已,又没让你说服寡人,不算谏。”
“谢大王成全。” 蔿贾心想,不劝就不劝。我不直接劝你如何做,只一心说出我的想法。是否听进去,全凭你自行抉择。总好过你完全不理不睬。这个荒唐了近三年的国王,油盐不进,刀枪不入,谁还敢对他寄予厚望?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尽人事听天由命而已。
“臣掌管百工,至于为国除弊,对外用兵,都不是臣的职责范围。要臣说想法,便是建议如何如何,恐怕难脱劝谏的嫌疑。”想起自己的身份职位,怎么说都会涉及劝谏,蔿贾突然话锋一转。
“好了好了,不再限制,你说放胆说吧。”庄王不耐烦了。他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只想知道蔿贾绕半天到底想说什么。
“内有天灾,外有强敌窥视。哪国哪朝都可能面临相同局面,并非遇此情形就无力挽救,自暴自弃。只要大王肯回归朝政,上下一心,必然会提振朝野士气。到时,就算外敌真的来了,我国地广物博,兵强马壮,何惧之有?”
“秦、晋有宿怨,不可能联手。单凭他们其中的任何一国,都不可能轻易战胜我国。只要大国不动,仅凭几个小国,我国一鼓作气便可击退。危机危机,有危必有机,转危为机,才是自强之道。战胜小国之后,我国可趁胜北上扩大战果。插手中原,先君大业便可发扬光大,中原霸主非楚莫属。”
蔿贾的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庄王不禁为之动容。
晋国君主年幼,卿族执政。卿族有天然的动力发展各家族势力,势必会分散精力,无法专注霸业。目前之所以能够勉强维持,不过是因为秦、楚两国不发难而已。
秦国偏西一隅,想要逐鹿中原必须过晋国这一关。连续两代秦国君主都无法从晋国手中讨到便宜。或是实力,或者天时未到。秦国君主认清形势之后,只能固守旧业。近几年,秦君又修造楼台享乐,可见已无图谋霸业之心力。
蔿贾说,除去两个大国,只剩下不堪一击的小国,实有夸大的嫌弃。当然,他的目的是要激励楚王,无可厚非。
其实,楚国西北就有一个大国——庸国。庸国是楚国中原之路最大的一块绊脚石,将他挪开了,才能谈霸业。要主动出击,还要将他打败,这在过去都不易。何况是如今人心松散,饱受内伤的情势?
楚庄王想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