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盾啊赵盾,枉费你年近半百,还幼稚天真如斯?贺文说,触槐而死的壮士,目的是要行刺你。就算你不屑一顾,斥为无稽之谈,此前你曾总结过的对君主的评价是什么,难道你忘了吗?
那日,得知疱人因为没把熊掌煮熟遭来杀身之祸,你的震惊和愤怒告诉你,这是个人性泯灭,丧心病狂,无法救治的昏庸之君。他连做人的资格都够不着,去往贤明圣德的国君之路更是无路可走。不要对着畜生指望它能有人的礼仪风度,道德自觉,否则,就是缘木求鱼。
这件事之后,又发生纵狗伤人抢夺财物。更过分的是,冲撞了他的爱犬,还要判以刖刑,这是何等荒唐无道的行径?随随便便就要把人毁了,原因既不是杀人越货,也不是持械伤人,只因为得罪一条国君养的狗!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当年自己怎么就没有下狠心……不,不是要把他杀了,而是死命拒绝,一心一意的坚持自己立公子雍的主张,坚定不移绝不回头。如果这样做,会不会就能避免今日的结局?
谁也料想不到,一个两三岁的孩童会长成如今这副模样。没有人能未卜先知,所以,这个假定没有任何意义。
得出如此结论之后,还能听信他的花言巧语,相信他会痛改前非,洗心革面。相信……将来君臣携手,晋国发展壮大,将楚国逐出中原争霸的战场。
他是怎么了?为什么他会轻易相信这样薄弱的谎言?他是想再给国君一个机会,还是给自己的坚持再找一个借口?从前,商纣王暴虐无度,残忍无道。剖比干心,囚西昌伯,醢九候,鄂侯也遭到脯刑。箕子三劝不听,奋然离去。作为朝臣,劝谏君主,有听者,有不听者。如不听,三劝不动,应该自动离去,才能全了忠义。
而他,之所以苦苦规劝,不忍离去,为的是什么?对权力名位的贪恋?对正义的执著?还是对晋国霸业永存的孜孜不倦?
他扪心自问,三者兼而有之。他的父亲是执政大人,国君女婿,朝中重臣。当他被选为赵氏继承人那天起,他的身上就自带权力的烙印。正如一头小狮子,从它来到自然界那天起,它就是吃肉的。追逐羚羊是它的使命,绿草再鲜嫩也不是它的食物。就算饿死,它也不会选择吃草填饱肚子,哪怕再也捕不到羚羊。
他的命运是不由自主的。如果不是赵氏的继承人,混个一官半职庸庸碌碌,浑浑噩噩,也算完成了家族的期待。再能行些力所能及,惠及民生的善政,那就是誉满民间,名利双收,超额完成任务。
他很幸运的继承了赵氏的基业。这是命运对他的眷顾,更是家族给予他这个庶长子的格外关照。所以,他必须要用全副身心精力回报这个恩赐。猎取到尽可能多的权力,掌控尽可能多的资源,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唯有达成这些使命,他才有资格成为合格的赵氏嫡长子,名正言顺的家族继承人。不负整个家族的殷殷期望,回报这个家族更多的庇护和荣耀。
所以,他不能像箕子,说走就走。权力于他,与生命同等重要。
抛开他赵氏继承人肩负的使命不说,作为一个人,看到灵公如此凌虐下人平民,他于心不忍。在翟国的时候,他与母亲所受的,不过是某位恃宠生骄尊贵夫人的故意刁难。尚不危及性命,他都恨之入骨。好长一段时间,戾气在他身上辗转不去,流连忘返。
从此,他痛恨恃强凌弱,尤其对象是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稚齿孩童,弱势女子。强者应该与更强大的人对抗,以此证明自己的勇敢强势。只会欺凌弱小,乃是混蛋懦夫所为,他对此不屑不齿。
灵公的所作所为,恰恰是他痛恨的这一类。如果他只是个普通人家的少年,以他的顽劣,早就因为弹弓伤人被衙役抓捕。不可能还有后面一系列的拿人当活靶,放狗伤人,杀死疱人这些残暴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