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说:“听路远的意思应该是放假,春节那几天店关门不营业。初六在安排人上班。对了,明天路远要带我去王府井买衣服呢,我也帮你和爸妈他们买几件衣服过年穿。他还说手里有个彩电卷要给咱们家,你说爸那么抠会买吗,我让他给换成黑白的,过年回家咱们也能在家看春节晚会。”
姐姐听说有新衣服穿,过年还有电视看,也很高兴,旋即又有点担心的说:“燕子,你要是真和路远处对象,爸、妈应该是会同意的。你没看路远去咱家里妈笑得和姑爷进门一样,咱爸那么爱钱,有路远这么一个财主,他巴不得你早点嫁出去呢!可是路远还在上学,成绩还挺好,将来考上大学怎么办啊!万一他不要你了怎么办,你可得多留个心眼。”
“好了,你别说了姐,将来的事情谁会知道,我要是不和远儿来京城,和王三去饭店干,还不定什么样呢,快知足吧,睡觉”!
姐姐还在唠叨什么,燕子也没好好听。她一想到将来,内心也是无比惆怅。但是她知道,除非是路远不要她在身边,否则她不知道没有这个男人的日子会怎么过下去。
上午送货的当口,路远让磊子开车把他和燕子送到王府井。此时的王府井大街还没有后世那样的高楼林立,但是在这样的年代里,也代表了这个国家最繁华的商业形态。这还是一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极度匮乏的时代,正如那些老照片里看到的一样:大街上行人和自行车熙熙攘攘的交织在一起,相隔不远的人群中,就会有一个或是几个带着红袖章的大爷大妈警惕的打量着四周的人群。很多外地来的游客,随地吐痰、扔烟头被抓到,两元或是五元的罚款单已经早给你准备好了。京城特有的大嗓门,夹杂着外地游客各种方言,争吵声,叫卖声此起彼伏。自是一派特有的京城市井文化景象。
燕子毕竟还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小姑娘,在乡下是看不到这样繁华热闹的场面的。来京城的几个月更多是干活,最近这两个月才跟着磊子的车来市里收收款啥的,也没怎么在京城逛过。今天看着这么多的百货卖场,琳琅满目的商品,又正是爱美的年龄,眼睛很快有点不够用了。
路远耐心地陪着燕子大致的逛了一圈,又走进几家卖衣服的商场,给燕子选了一件呢子大衣,一双看起来还算时髦的粉色靴子。又帮着给家里人买几套衣服,绕来绕去已经快中午,他便带着燕子到附近的东来顺吃了一顿正宗的羊肉火锅。燕子一边看着手上拎的衣服开心的笑着,一边又为花那么多钱感到心疼。路远并没有劝燕子,他知道每个人都要学会适应自己和这个社会的变化。不这样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会被淘汰。他希望燕子可以成长成为一个坚强、聪明、睿智的女子。
尽管东来顺的消费在现在的京城已经算是高消费,依然挡不住一些游客,和京城好面子的主人的接待。等了有半个小时,才有一个餐桌空出来,燕子还不太习惯羊肉蘸麻酱的口味,夹了几筷子就不在吃。倒是路远两世以来对火锅都是情有独钟,燕子就像一个乖巧的小媳妇一样伺候着路远,直到撑得他再也吃不下去了。
两个人拎着大包、小包的衣服打了一辆出租车回杨庄。出租车也是和磊子开的一样的天津大发,一路上听着出租车司机谈天说地的,路远就觉得出租费尽管贵一点,想想就当听相声还不用买票,觉得还挺值的。现在路远也算一个小小的有钱人,这点小钱已经不太放在心上。
回到燕子的小院,燕子把炉子捅开。让路远在她床上休息一下,自己一件一件的换衣服,让他看哪一件更漂亮。路远的心里只能暗暗叫苦,只穿了紧身内衣的燕子身材凹凸有致,路远的眼睛哪还有时间去看衣服啊!只能在嘴里不停地应和着:都漂亮,都好看。心想:自己要克制,要克制,不能扑上去。
燕子也发现了路远的不自在,她故意在试了一件毛衣之后走到路远身边,依偎在他怀里,语气极尽温柔的问:“远儿,你说这件红色的毛衣和给姐姐买的那件蓝色的哪个更好看呢?”,路远苦笑着:“我看都没你这个小妖精好看”。然后不由分说揽过一脸明媚的少女一番热吻,两个人很是亲热了一会,又相拥着睡了一小觉。路远晚上还要和老七、李克明谈一些事情。没有过多耽搁时间,他自己先回了冷饮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