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得慢,各种原因都有吧,不论怎么说,都得更个单章总结,给大家看,也给我自己梳理。
第一卷很快就要完结了,我已经把卷末的画面细化到很完善的地步了,基本可以做到随时可以完结第一卷,但我不会这么做的,因为我设想中的最重要铺垫需要完整进行,不能为了完结而完结。
最近的更新缓慢,一方面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我有点事情,总体来说比较忙,耽搁了一些磨大纲和码字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卷末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期,这个时期很多情节需要非常慎重去安排。
血王座一开始我的设想是做基于真实的历史架空,但后面发现血王座这个设定就充满了魔幻。。。当然,我们的故事本质并不是基于魔幻的,每一个角色的命运在更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自身的选择的。
基于这样的考虑,也为了充实剧情,我搞了一套牌出来,也就是最近几章反复提到的所谓“提兹塔”牌。这套牌的现实版我已经做出来了,甚至跟我的几个朋友已经玩过了,亲测非常好玩,哈哈,扯远了。
用这种原创的牌,就是为了让匈人这段本身就充满迷雾的历史“落下来”,增添一些真实感。牌的具体安排我充分考虑了文中的角色,因此我认为以两章为节奏来用每一张主牌来引出角色是合适的,目前来看,是很平稳很充实的。
匈人为数不多留在历史里的痕迹,更多是围绕阿提拉来进行的,不论如何评价这位“上帝之鞭”,在我看来,都会存在对这个民族这个帝国的误读。当然,血王座里,阿提拉是当然的双男主之一,但我总觉得还是不够。
为弥补这种刻板印象和单薄的感觉,我创造了路曜这个完全虚构的人物。他几乎是阿提拉全部性格的反面,温和,善良,犹豫,有些懦弱,而在某些地方,例如坚持,冷静,智慧等方面,他们又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在路曜的描写上,我想写出的是一种阿提拉和匈人的“另外的可能性”。
但一个路曜仍然不足以弥补“英雄史观”的缺陷。须知并非阿提拉一人征服了欧洲,也不是路曜和阿提拉两个人就能够推动历史的发展,匈人帝国,东西两罗马,萨珊波斯,还有其它国家和文明,有太多的平凡的小人物和大人物,他们在各自的戏剧中扮演各自的角色,自觉而不自觉地成为了一幕幕历史戏剧的观众和主演。忽略这些人的血王座不是我想要的作品。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实现主线叙述和小人物视角的不冲突,为此放大细化了诸如东罗马公主普尔喀丽亚、西罗马将军埃提乌斯这些历史人物,也原创了诸如裴丽尔夫人这样人设丰满、充满故事感的虚构人物。
但我还是不够满意。幸而在提兹塔牌的创作中,我得到了灵感。每个人在历史的戏剧里都是一个角色,而每一个“角色”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在“角色”之下,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