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屈原还是没能说服韩王仓。</p>
不论是韩王,还是魏王,都抱着跟着秦国能“大赚一笔”的心思。</p>
他们都很清楚,秦王荡是存着削弱楚国的目的,而他们则是要从中牟取一定的利益,无非是各取所需而已。</p>
沘水两岸,楚军与秦、韩、魏三国联军仍旧在对峙,都没有轻举妄动。</p>
大战已经一触即发。</p>
楚王熊横原本是打算在垂沙耗死三国联军,亦或是通过外交手段,迫使韩魏两国退兵,然后秦军不战自退的。</p>
但是,他忽然发现这两种方式都根本行不通!</p>
关于拉锯战的问题。</p>
楚国虽是本土作战,占着地利,但楚国的后勤保障能力压根儿就不及秦国!</p>
众所周知,楚国是一个土地方圆数千里,幅员辽阔的大国。</p>
但是,自立国以来,楚国灭国数十,每灭一个国家,便会分封其国的君主为封君,保留其宗庙祭祀,甚至于楚国的功臣都能受封,得到食邑和封地。</p>
食邑也就罢了,关键是封地!</p>
楚国的封君权力是极大的,都拥有独立的私兵、税收权等等,有的时候甚至还会与楚王对抗,对于楚王的命令阳奉阴违。</p>
经过吴起变法,这种状况固然是有所改善的,但是楚国的官僚体系,以及封君体系仍旧是无比的臃肿。</p>
这种臃肿的体系在平时还好,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尤其是这种处于劣势的战争状态,楚国的各种效率低下的问题便会完全暴露出来!</p>
尤其是征兵和征粮的问题!</p>
楚国王宫。</p>
“大王!鄂君、詹阳君、金君、鄢陵君、安君等十五位封君联名上书,请大王与秦人止戈,亦或是令柱国景翠尽快进击联军,结束战事!”</p>
早朝一开始,令尹昭鱼便出列启奏道。</p>
一听这话,朝堂之上的公卿大夫们便都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p>
坐在王位上的熊横不禁嘴角露出一丝苦涩的笑意。</p>
与秦人止戈?</p>
秦王荡能答应吗?</p>
显然是不能的!</p>
之前在汉水之战结束的时候,楚军大胜,本以为能迫使秦王荡签下弭兵之盟的,谁知道秦王荡却出人意料的要求楚国割让黔中郡、巫郡和南阳郡三郡之地。</p>
这怎么可能!</p>
楚国是打胜了,而不是吃了败仗!</p>
而且黔中郡、巫郡和南阳郡这三郡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挡住巴蜀秦军顺流直下伐楚的前哨战,一旦失去,偌大的楚国腹地便会暴露在秦军的面前。</p>
楚国的郢都,也将时刻面临着秦国兵锋的威胁!</p>
至于命景翠尽快出兵,熊横倒是想啊,只是景翠压根儿就不搭理,对于他一再催促的诏令置若罔闻!</p>
熊横虽然无奈,但是也没法子,他实在想不出有谁能够肩负起楚国的国运,来打赢这场战争。</p>
“二三子有何谏言,不妨一一赘述。”</p>
太傅慎到出列道:“大王,老臣以为,与秦人修好,使其主动退兵已然是不可能的。现在韩魏两国又不愿撤军,垂沙一线,敌我两军相持日久,情况危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