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如此,秦国何以能胜?”</p>
群臣纷纷进言道:“御史大夫所言极是!大王,仅我秦国一家毕竟是势单力孤,若招致关东列国合纵攻秦,大事休矣!”</p>
“请大王收回成命!”</p>
“臣附议!”</p>
群势汹汹!</p>
不过,秦王荡压根儿就不管这些。</p>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秦国现在的处境。</p>
“大王!”</p>
就在这时,被秦王荡寄予厚望的弥子夏站出来了。</p>
“大王,臣以为我大秦此时绝不能退。退,则前功尽弃!退,则必然使关东列国认为我大秦胆怯,继而得寸进尺!”</p>
“列位!那样才是害了秦国!”</p>
听见弥子夏这洋洋洒洒的一番话语,李昙不服,便冷笑着问道:“既然如此,不知道丞相有何高见?”</p>
弥子夏昂首挺胸,道:“我大秦当穷极最后一丝国力而战!现在韩魏两国因齐、赵咄咄逼人之势欲退出合纵,为保证伐楚之战的胜利果实,则必当联合韩魏而战!”</p>
“何以留住韩魏?”</p>
“无他,唯利耳!大王,臣以为此时大秦应当再次让利于韩魏,以换取韩魏两国的鼎力支持!”</p>
“荒唐!”</p>
李昙吹胡子瞪眼的道:“弥子夏,你这是误国误君之言!实在荒唐!”</p>
“为组织起这一次的秦、韩、魏三国合纵伐楚,大秦已然是允诺将联军所攻占之城池土地,尽数分予韩魏。”</p>
“若再次让利,莫非是让大王割让我秦国的土地,将以往攻取之韩魏疆土,尽数割让回去吗?”</p>
李昙说的是气话,但是却不无道理。</p>
群臣闻言,都对弥子夏怒目而视,纷纷出声谴责,似乎是恨不得立马将弥子夏大卸八块一样。</p>
对此,高坐于陛台之上的秦王荡却是显得非常淡然。</p>
关于这事儿,是他早就跟弥子夏商量好的。</p>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p>
这“出头鸟”,自然不可能是秦王荡。</p>
秦王荡不能把自己推到群臣的对立面去,他不能显得自己太过刚愎自用,不然就真的会被群臣所唾弃,继而影响到秦国的君臣之情。</p>
“请二三子稍安勿躁,且听一听卿是怎么想的吧!”</p>
秦王荡挥了挥手,便让原本躁动的群臣都安静下来。</p>
他的话语,还是挺具备震慑力的。</p>
为人君者,切忌不可将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作为裁判,仲裁群臣之谏言无疑是最好的选择。</p>
这,便是帝王心术!</p>
弥子夏垂手道:“若再度让利于韩魏,不必割让城池土地。臣相信,只要大王愿意囊括韩魏之师于此战中的一干粮秣,则韩魏两国必然从我大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