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仰天大笑,看来是好消息,沈媚顿时将心放在肚子里,“请坐上沈媚的马车,老夫人正在等候呢。”
“不用了。”他爱惜地牵过缰绳,之后矫健翻身上马,“我还没有老到骑不动马的时候,你们也早些回去吧。”
说罢扬鞭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主子,看来是好消息。”
姹紫喜出望外,扶着沈媚上了马车,经过将军府门时她并未进去,令车夫继续前行回到酒楼。
“主子,将军府里灯火通明的,似乎有着欢呼的声音。”姹紫本想一探究竟,却见沈媚过门不入,心事重重的模样越发心中不安,“主子难道还担心有变数吗?”
“是呀。”
丽妃娘娘被斥责,将军所言皇帝竟答应,显然是不情不愿的,若是将军府庆祝惹来皇帝不满倒是麻烦。
翌日早早来至城外,居然已有官兵前来。一车一车的粮食堆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还有不少禁卫兵看守。
一口气增加十余个灶台,炊烟袅袅,饭香味令人心安。灾民们的脸上有了神采,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处,纷纷冲着皇宫方向跪谢。
内官带来皇帝圣旨,冷眼扫过跪在面前黑压压的灾民,拉长尖细的嗓音,“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近来边关有难……”
声音很是慷慨,沈媚凑近前去,听得分明。
原来皇帝下诏开仓门震灾,同时允诺在北疆平定之前一定会让安置众人,不会再令他们颠沛流离。
将军做到了,他果真做到了!
秦彩儿站在身侧,激动的同样热泪盈眶。“还是将军体贴民众。”禁不住低下头来擦拭眼泪。
“此话怎讲?”
“这一半的灾民,他们兄弟姐妹也曾经上阵杀敌,很多为国捐躯,留下的老弱妇孺不得不在外生活,皇上没有忘记他们,更加会振奋军心。将军是个好人。”
几日的相处,沈媚知道秦彩儿独身一人,寻常悲天悯人又心地善良,为人和气,用力抓紧她的肩膀,想要宽慰却又无声陪伴着。
姹紫正从将军府里打听归来,“将军的事迹已经在将军府传遍。”她压低嗓音附在沈媚耳畔说道。
“将军直接闯入皇上的书房,和当时与皇帝商议的几位大臣一起极力劝说皇上开仓。皇上的意思想将米粮节省下来送往北疆用作军粮。可将军说若是百姓们都饿死了,谁还有心情征战杀敌?”
一席话说得皇帝哑口无言,不得不同意。
沈媚暗暗松了口气,几时来都不见老夫人的身影,怕是依旧在生气。
皇帝的圣旨下来后,酒楼里终于得以喘息,不再需要时时出银子接济。她抱来一匹新布来到将军府,下人的目光躲闪着,同时低声说道:“姑娘可要做好准备呀。”
沈媚深吸口气,恭敬地在外面等了半个时辰,老夫人才肯相见。
“夫人,这是沈媚特意为您挑选的布匹。”
是块深绿色的绸布,无数的白线绣成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异常的醒目。
“太隆重了,担待不起。”
“老夫人配得上。刺绣的姑娘们听说老夫人的事迹,个个都献宝似的将最拿手的手艺绣出来。老夫人,瞧瞧这朵鲜花,多好的海棠,它是出自一位才学一个月的女子之手吗?为了绣好它,几日来都不曾合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