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母又是心疼又是责备的嗔怪道,“让你不跟着一块来,你还非要跟来,看这累的。”
“娘,人家都说了,多干活才有劲,天天不运动之会越来越身体虚。”穆清认真地说道。
穆母听着也十分有道理,就不拦着她了。
之后的几天穆清都跟着她下地,每天工分还赚了不少。
这几日给张婶城里的侄女们的裙子也做好,张婶说侄女们很满意,她们学校的丫头们都羡慕着呢,一高兴,有多给了穆母两块。
穆母拿着钱去镇上的供销社上买了些肉,口感好些的米,她们之前都是吃糙米的,又干又难以下咽。又按照穆清的要求一次买了许多不同样式的布料。
穆清估摸着时间女主也快要穿过来了,她要在女主来之前先打探好市场,要不然等女主来了之后俩人碰上了,怎么解释自己一个村里的丫头片子还懂买东西,就容易暴露自己。
她这次一次性让穆母做了几十件跟给张婶侄女做的差不多款式的裙子,然后准备拿到镇上卖,镇上现在卖东西也不少,个体经济都纷纷开始冒头了,按照这个世界的发展,过一段时间就会一个经济大浪潮。
抓到了这个时机就能一跃而起,就像那句话,猪站在风口上都能飞起来。虽然说赚钱为了完成任务,但是她也十分享受这个过程。
一个星期五,天蒙蒙亮,穆清就起来简单的煮了点碴子粥和穆母一块喝了点,穆母要跟着一起去,但是被穆清拦下了,因为穆母在她也不好发挥。
穆母只好再三叮嘱,她害怕这样被人说是投机倒把,穆清安慰了她就背着一背篓衣裳出门了。
天刚透着亮,地里都是泥泞,穆清尽量避着泥潭走,经过大力丸洗涤她也不觉得累,脚步飞快,平时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她半个多小时就走到了。
到了镇上,也有不少摆摊卖菜或者卖吃的小贩,虽然不多,但是也让穆清稳下心,她沿着街道慢慢溜达,随即停在一个家属院附近。
因为没有准备什么支架,穆清就在一块干净的台子上铺上麻布,把裙子一件件摆出来。
做完这些,天已经亮了,街道上陆陆续续走着人,穆清也不扯着嗓子喊,而是拿着牌子,写了几个大字,“新款裙子全部两块。”
这时候的两块钱对于穷人来说是好几袋粮,而镇上的小康家庭来说就是漏漏手指头的事,而且供销社的衣裳颜色暗沉又土气还能卖好几块,她这个价格已经很良心了。
她选的这个地方也是看了好几遍了,她方才也跟周围的大爷大妈打探过了,里面是个家属院,附近还有一个女子学堂,家属院里住的都是些领导家属或者职工,家里的女孩也是舍得打扮的。
穆清把牌子放好就蹲在旁边等着,路过的人来人往,有些人停下脚步看个稀奇,但是没人来买。
穆清也不着急,只是默默的等着。过了一会从家属院里陆陆续续出来人,有些像是学生打扮的姑娘结伴走着,还有出来骑着单车买菜的妇人。
“诶,姑娘。”一个妇人打扮的在她摊前停了下来,“你这衣裳都是自己做的吗?”女人看她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有些稀奇的问道。
“不是的阿姨,是俺娘做的,俺出来卖。”穆清笑的一口白牙。
“嗯,这款式倒是挺好看。”女人蹲下来,拿起几件翻看。
“阿姨,这料子可不错,都是俺娘挑的,贴身穿也不扎,舒服着呢。”穆清笑眯眯的说道,她说的没错,这料子穆母本来不舍得买那么好的,是她极力建议,因为镇上的人自然眼光高,料子不好款式再花哨也没什么用。
“有我穿的码吗?”女人拿着一件绿裙子问道。
穆清连忙拿了一件给她,“阿姨,你身材那么好,穿这码一定合适。”
她们这一个款式的裙子做了四个码数,针对不同体型的人。何况这年代各家各户都有缝纫机,平日里衣服都是家里的女人做的,就算买回去码数有些不合适,自己也就改了。
“你这丫头嘴真甜。”女人被夸的脸色微红。
“就这件吧,你给便宜点,便宜点我就买了。”
穆清听着这跟后世一样的讨价还价,微微一笑,果然不管什么年代的人,砍价的套路都是一样的。
“阿姨,俺们这一件也挣不了多少钱,但是你是今天第一个买家,就给你按一块八吧。”
“一块八……”女人看了看裙子似乎蛮喜欢的,就没再还价,付了钱就拿走了。
后来又陆陆续续的来了几个女学生,挑了几件买走了。这时已经晌午了,也该收摊了。
穆清算了一下大概卖了八九件,总共赚了小二十,还剩一半没卖出去。她并不沮丧,因为摆摊卖衣服不是她的目的,她的目地是斜对面的那家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