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里是是活着的,有生命的,可持续的,在无数策略机器人的维护下,成为一个真实存在在机械电子与量子下的巨大巢穴。
“哇——”吴萌萌忍不住发出惊叹。
张一一抿着嘴,连说话都顾不得,只想将这一幕幕收入记忆。
即便看惯了各种投影中的惊奇景色,在虚拟现实中遨游,都不如置身其中来得震撼。
“看到了些球了么?”雨燕的声音在小队频道响起,“整个星门的能量来源,像人类的核糖体一样供能。里面不断进行着正反物质湮灭的超核反应,维持着十亿度的恒温,相当于宇宙大爆炸时的初始温度……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实物。”
张一一合上张开着的嘴,有点想说:你这也不算见到实物,顶多就是隔着光幕看见的,跟看视频没啥两样。
不过没好意思说。
“烧灼何止?”吴萌萌问。
“这么一锅炉大概能烧个千八百年吧,像这种巨型造物的维护周期大概是三百年,每次维护都要添点新的燃料,所以理论上是烧不完的。”雨燕解释道。
张一一有些好奇,“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的?”
“哦,我这儿开着维X百科呢。”
“……”
/
/
两个小时后,终于接近了地层地表,依稀可见表层上面一些宛如城市群落的凸起部分。
张一一目光转向面罩屏幕右上角,看到此处的重力已经下降到了一左右,接近人类的标准重力基准点。
怪不得控制室会建造在这里。
这一层似乎是星门环内的中间层,夹在地表层与内环层中间,是彼时人类生活生产的主要地区。
但此时已经完全废弃了,只留下空壳的城市和一片死寂的大地。
机器人开始减速,引擎发出更加明亮的光,大约在距离地表百米的高空转弯,向远处一处像是工厂的地方飞去。
这大约是要去寻找修复用的建材了。
五分钟后。
机器人最终落到了一处工厂的指定区域,在落下后便固定住,一动不动了——它大约是在向中枢确认他要执行的修复任务,然后被中枢莫须有地驳回了。
希望它不要因此而怀疑机生。
三人跳下来,地面上便重新亮起了绿色的线条,指向控制室的道路。
这里的城市显得十分古老,灰色的轻质金属作为建材,方方正正如火柴盒一样的建筑,高度仿佛,沿着宽阔笔直的道路向远处依次排列,犹如棋盘一般。
这大概就是可用面积超大的好处之一,什么城市规划,什么建筑规范,完全不需要!只需要向远处延伸便是。
沿着主路一路向前,不一会儿,便看到了一座毫不起眼的方塔。
梯形的截面,比周围带队火柴盒高处那么一些,却也依然矮小,与动辄数十层楼高的摩天大楼比来说就像一个搓掉顶部的烟囱。
脚下的线延伸到方塔的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