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在匠神祭祀上,你被那祭司老头以煞气诬陷,这次又和崇德居的猛鬼杀人扯上关系,凭我直觉,这两件事情,恐怕都是一人所为!”</p>
他一脸严肃的分析道:“在你吐露实情之前,我甚至都以为世界上真的有鬼怪存在!既然两年之前的猛鬼乃是人为捏造,我相信这一次也不会例外!”</p>
岳飞点了点头,沉默片刻,突然提示道:“会不会崇德居也如同桑图房间一样,暗中藏有密道?”</p>
这个可能,邢东早就考虑过,只不过已经被他否定。</p>
“桑图当初是为了掩人耳目的运走钱银,故而修了这条密道,但若在崇德居内修条密道显然毫无用处…或许,凶手是利用了某种不为人知的方法,能够在不破坏门锁的情况下自由出入。”</p>
岳飞点了点头,想起一个更为不解的迷题:“话说回来,若冯时行见到的猛鬼是由凶手假扮,那么他如何做到全身冒火而不自伤…还是蓝色的火焰!”</p>
邢东不确信地问道:“鹏举,你可听说过石棉?”</p>
岳飞摇了摇头,表示没有听过这个名词。</p>
“就是那种不怕火烧,越烧反而越干净洁白的材料?”</p>
岳飞怔道:“你说的可是火浣布?”</p>
二人讨论一番,当下确定,岳飞所说的火浣布,果真就是后世熟知的石棉!</p>
“所谓火浣布,出火而振之,皓然凝乎雪,世间少有,极其珍稀,自古以来便有许多关于它的传说。”</p>
岳飞典籍读了不少,便引经据典的为邢东讲了起来。</p>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不相信有火浣布的存在,还做《典论》刻于碑上,驳斥其为谣言。后来他的儿子魏明帝即位之后,当真在西域贡品中见到火浣布真物,只得将石碑上关于火浣布的部分刮掉,引来天下人耻笑…”</p>
“从那时候起,火浣布便谈不上神秘,即便很少有人见过真物,人们也都相信它的存在。”</p>
“既是古有之物,那么现如今火浣布是否普遍?”邢东又问道。</p>
“火浣布乃是神物,即便在原产地的西域也属罕见,国境以内更是少之又少…反正我是没有见过。”</p>
岳飞忽然想起来什么,疑惑问道:“你是怀疑,有人身穿火浣布制成的衣袍装神弄鬼?可是那蓝色的火焰又当如何解释?”他沉吟片刻,缓缓摇了摇头,“除了‘鬼火’,我从未听闻世间还有蓝色的火焰!”</p>
“蓝色火焰…”</p>
邢东搜肠刮肚,将自己熟知的现代化学在脑海里面过滤了一遍。</p>
硫磺?</p>
显然不是,以他这么灵敏的嗅觉,当时根本没有闻道臭鸡蛋味儿。</p>
天然气?</p>
显然也不是,这个时代还没有制造和储存天然气的技术。</p>
酒精?</p>
对了,酒精!</p>
邢东脑中仿若有一道闪电轰隆而过,他突然想起,那日在崇德居中,弥漫在空气之中的正是浓烈的酒味!</p>
当时他以为,这满屋子的酒味来自于院正死前喝的烧酒,因此没有过多在意。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导致他没有往这方面去想。</p>
酒精在这个时代,同样还没有问世!</p>
这数月以来,邢东早已清楚,当今时代的酒,大多是度数很低的粮食酒,否则《水浒传》里的武松怎可能喝了十八碗酒还能打虎。</p>
即便是怡红楼里的销金酒,酒精含量其实也不高,之所以能够让人快速迷醉,邢东猜测,其中应该是添加了本丙胺一类的致幻物质。</p>
记忆中,低于五十度的酒,燃烧大多呈黄色。若想要呈现出幽蓝色火焰,酒精纯度至少要高于八十度以上,以现在的酿酒技术,恐怕远远不能实现。</p>
可是除了酒精,邢东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物质燃烧是蓝色的。</p>
“先按照这条线索查一查吧,万一蒙对了呢?”</p>
邢东这样想着,便邀上岳飞,前往汤阴县城的各大酒庄走访一番,总比关在房里闭门造车要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