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从队伍各自的次序,已经能看出官职大小。</p>
随着内‘侍’唱诺,一声高喊。</p>
所有的文武百官进入皇宫,朝着大殿内行去。</p>
进入大殿中,王座上还空无一人。</p>
文武百官列好队,便听到内‘侍’呐喊‘陛下驾到’。</p>
朝中的文武百官跪下行礼,等刘修落座后,让百官平身,然后百官才在各自的位置落座。</p>
刘修召集百官议事,他先询问了大致情况。</p>
等朝臣的事情处理妥当,刘修才开口道:“诸卿,今日,朕将重组朝廷架构。”</p>
“自今日起,废除三公九卿。”</p>
“朝廷中,以内阁和六部为首,处理楚国政务。”</p>
“内阁的职务,是……”</p>
“六部的职务,是……”</p>
……</p>
刘修依葫芦画瓢,把内阁和六部的功能和职务阐述了一遍。</p>
内阁和六部的确立,将使得朝堂上权利变化。</p>
自此,政务处理体系彻底确立。</p>
刘修继续道:“内阁和六部的确立,是旨在令朝廷更快捷,更稳健的处理政务。而内阁当中,设立内阁首辅一人,内阁成员五人。”</p>
“蒯良听令!”</p>
刘修直接吩咐一声。</p>
蒯良起身道:“臣在!”</p>
这一刻,蒯良的内心‘激’动无比。</p>
相比于刘修麾下的其余人,他从未上过战场,一直在后方处理政务。</p>
他没有正面立下功劳。</p>
他的一切时间都在后方,一直替刘修打理政务。</p>
如今,刘修提及内阁首辅时,喊到了他的名字,意味着他是内阁首辅。</p>
刘修看着蒯良,嘴角带着一抹微笑,不急不躁的道:“高皇帝曾说,论管理国家,安抚百姓,吾不如萧何。”</p>
“放眼楚国上下,朕在外带兵打仗,开疆拓土。”</p>
“这一切,都是以蒯良为首的官员,在后方治理国家。”</p>
“毫不客气的说,蒯良是吾之萧何。”</p>
“没有蒯良在后方处理内政,就没有今日的楚国。”</p>
“论功行赏,蒯良当记首功。”</p>
刘修侃侃而谈,声音更是掷地有声。</p>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p>
蒯良听到这番话,心中热血沸腾,无比‘激’动。</p>
想当初,他赋闲在家,不愿意出仕,刘修亲自登‘门’,劝说他出仕。</p>
如此,才有他的今日。</p>
刘修眼神肃然,沉声道:“蒯良,朕任命你为内阁首辅,全权负责楚国政务。”</p>
“臣遵命!”</p>
蒯良叩首应下。</p>
刘修大袖一拂,蒯良便回到坐席上。</p>
事实上,论及功劳,贾诩、庞统等出谋划策的人丝毫不弱。</p>
但政务上一直是蒯良再打理。</p>
故而,刘修才以蒯良为内阁首辅,以蒯良为尊。</p>
刘修目光转动,扫过大殿中的人,缓缓道:“伊籍、张昭、贾诩、鲁肃、周瑜!”</p>
“臣在!”</p>
众人闻言,纷纷站起身。</p>
一个个走到大殿中,撩起衣袍跪下。</p>
刘修说道:“你们五个人才能出众,都有经天纬地之才。你们五人,为内阁成员,协助蒯良梳理内政,处理国事。”</p>
“喏!”</p>
伊籍、张昭等人叩首应下。</p>
五个人都清楚内阁成员的权利。</p>
刘修把他们任命为内阁成员,便确定了他们的身份。</p>
刘修摆手,伊籍、张昭等五人回到坐席上。</p>
内阁成员确定,接下来便是六部成员的安排。</p>
六部是真正的实权官职,是真正要处理楚国政务的所在,这也是极为关键的要职。</p>
刘修目光转动,道:“庞统!”</p>
“臣在!”</p>
庞统一听,当即站了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