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生是13号下午抵达的马赛,下了飞机,赶紧转车前往戛纳…</p>
到酒店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然后就被拉着参加了‘悦华电影之夜’…</p>
呃,是在下榻的卡其顿酒店举办的交流会,实际上就是卖片会!</p>
戛纳是全球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p>
电影想卖出去,自然要展示自己,除了在场刊打广告,有条件的当然会把全世界有条件的片商网罗起来,一次性谈妥!</p>
对了,说下戛纳场刊打分,主竞赛单元的17部电影已经展示过半,目前排名第一的是《又一年》,3.4分…</p>
《万箭穿心》跟《钢的琴》都是3.1分…</p>
分数还行,至少不会像《日照重庆》那样,只有2.2分。</p>
《日照重庆》是第六代著名导演王晓帅的作品,很…平庸。</p>
看得出王晓帅想做成商业类型片,但是,依然沿用他拍文艺电影的方式,镜头语言更像是纪录片——前十分钟就看到演员不停走路…</p>
《日照重庆》把投资人亏得够呛,从那之后,王晓帅再也不敢玩大投资了…</p>
依然孤立于市场的边缘,似乎和“市场”谁也看不起谁,一副你死我活的姿态。</p>
艺术家专注于艺术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大导演们都只专注于艺术,对中国电影来说绝不是好事。</p>
电影,说到底还是拍给观众看的。</p>
观众的审美需要导演来培养,导演也应该去适应观众的口味。</p>
很多时候,并不是观众不懂艺术,而是你的艺术还不够普世。</p>
《霸王别姬》当然是艺术杰作,但也没有几个观众说自己看不懂的。</p>
其实,戛纳场刊打分的负责人大多是从《时代周刊》、《每日邮报》、《洛杉矶时报》、《视与听》、《正片》这种专业媒体中选择。</p>
跟评委没有半点关系!</p>
事实上,影评人和媒体的给分,只能代表影评人的个人口味,并不能代表影片好坏,更无法成为预测影片是否能获奖的元素。</p>
所以,这个打分,实际上真的是意义不大!</p>
那种“《欧洲攻略》《真三国无双》登上戛纳场刊“、“《记忆大师》登上戛纳首日封面,完爆竞争者”之类的宣传豪语,也不必当成一回事。</p>
给钱就能上!</p>
《万箭穿心》、《钢的琴》都登上了场刊,明码标价:10万美元一本…</p>
……</p>
吕克贝松来了,去年欧罗巴影业跟悦华签了三部电影的片约。</p>
他手里拿着最新的作品。</p>
《昂山素季》…</p>
张俊生有点疑惑:“…这是什么?”</p>
“我的新作品,样子穷主演的!”</p>
“…《流浪地球》呢?《全频带阻塞干扰》呢?”</p>
“我们研究了一下,《流浪地球》至少需要1.5亿欧元的投资,决定暂缓拍摄,先拍几部投资小一点的作品,这部《昂山素季》就是我们合作的第一部作品…”</p>
张俊生无语到死:“您觉得这样的电影国内可以放映吗?”</p>
作为面点军政府的盟友,当然要封这个…</p>
而且《昂山素季》是一部不合格的作品,无论是题材还是票房,都很惨!</p>
最关键的,当初跟欧罗巴影业签约,张俊生只是想借助对方的特效还有欧洲的发行能力…</p>
说好的《流浪地球》、《全频带阻塞干扰》、《乡村教师》…</p>
拿了钱却不认账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