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如今官府常做的事吗?”
“没错,官府常做这些事。只是乾小郎君有所不知,不管是修路还是修建水利工程,官府几乎是不出钱的。
“征调百姓做劳役,连伙食都是百姓自带。官府出什么钱了?就算是出了钱,也是向富户募捐,甚至直接跟百姓摊派,那如何让百姓主动配合……好了,我们不说这些。”
杨皓觉得自己说得有些愤青了,忙将话头收了回来:“若是官府自己出钱,其实修路修水利工程之类的计划,根本无需自己操办。只需有人监督,将工程发包给商贾。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谁要价最低,就让谁去做。商贾为了赚钱,自然要想办法省钱省力。客观上就会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改进技术。
“在改进技术时,商贾自然是投入金钱的。官府投入一笔钱,结果商为了日后也能从官府手中承接工程赚钱,自动投入了钱研发新技术。
“这也是官府一种干预货币使用的手段。这种可以算作一种扶持手段,而且可以是有针对目的的扶持。用这种扶持式的干预,推动技术技法的进步……”
“此法……听着不错。只是商贾重利轻义,若是他们作假,有如之奈何?”
“所以要监督。监督并非随便派个人就行。而是要有行之有效的一套章程,有专门监督的机构。派去的人,必须要按照章程处置,如果弄虚作假,则处连带责任。”
杨皓冷笑说:“经纪犯法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犯法成本太低。若是犯法之后,就让犯人失去所得的无数倍,谁还敢因为钱财而犯法?”
李承乾沉吟了一会,问:“六郎崇信法家?”
“哈哈,皓是道家!”
李承乾失笑,说:“你看着一点也不像做过道士!”
杨皓意味深长地说:“道,是道。而法是术。谁规定道士就不能以法为术?”
李承乾沉默。是呢,以儒治国,法不同样是治国之术。
只听杨皓又说:“其中关键是做事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若是做不到这点,确实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甚至酿成大祸。”
李承乾点头。要是像修河堤那样的工程,真有作假的,一场大雨可能就要淹死不少人。
杨皓也不说那官场上的事:“其实,官府干预民间资本使用的办法还有很多。”
“譬如?”
“譬如,官府也是要参与经济流通的。
“皓举个例子。譬如出现了一个潜在的敌人,未来极有可能要与之打仗。为了的备战,朝廷就要买粮食制作兵器,那都要花钱。
“但是朝廷却发现民间没有那么多东西。如果都买了,民间的士农工商都没饭吃了。那怎么办?你就先找来士让他找办法提高产量……”
顿了顿,又说:“技术还在那里,战后产出依然很高。但国内吃用不完,谷贱伤农了。那又该怎么办?
“就按刚才的示范来说。还有皓这个胡商呢。朝廷知道胡商有钱,完全可以因时制宜调整通商政策。引来了皓这个胡商。不过我不打算买粮食,要买丝绸等等之类的。
“你作为官府,就可以调控农,让他不要全部农田都种粮食了,让天下人够吃就行,多出来的地,用来种桑养蚕。
“从我这胡商手中赚了钱。百姓就有钱了,需求也更进一步了。之前他们只需要吃饱饭就行,现在他们想吃肉。那么人吃不完的粮食,也可以用来养牲畜。
“有饭吃,还能吃肉。百姓日子越过越好,无需官府教导,自然会积极拥护朝廷。谁跟朝廷作对,就是要他们的命,他们就敢跟谁拼命……”
李承乾无疑是享受着天下最好的教育资源。但偏偏那些教育资源,绝对不会教他这些。
杨皓这番话,让他打开新了天地。
他从没想到治理百姓,还能这么做的。
杨皓笑说:“这就是所谓的‘钱可通鬼神’。儒家不是说财富是上天赐予的?那就是神仙赐给的。而实际上,钱用好了就能做到。你看,钱不就有了鬼神之能?”
李承乾不由笑了起来。
钱可通鬼神,那可是商贾之语。说的是钱能做许多事。却不想被如此曲解。
不过,若是干预钱的用法就可以创造财富的说法是真的。
那么解释,似乎也说得过去。
只不过,李承乾发现杨皓的思想,似乎很危险:“六郎,你似乎对儒家……相当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