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
当年在帝国面前都投降了,那些人……又能够做些什么?
脑海中浮现胶东郡的详细舆图,那些人可以逃窜的地方越来越少了,舍不得,就要付出代价。
这一次……抓了那么多人,当可审讯出足够有价值的消息。
说不得……那些消息可以奠定自己彻底平稳齐鲁乱局的根基。
感此,心情畅然。
“安平君!”
“如今大势在我等,却……也要防止那些人真的翻起浪花。”
“接下来!”
“当快速对五龙河擒拿的人给于审讯,临淄郡那里当有所为,或许……我等可以声西击东,让胶东郡的流散之人放松警惕。”
“双手一起行动,一起用力。”
曹参再道。
“临淄!”
“胶东!”
“两只手一起用力,声西击东!”
“有点意思。”
扶苏念叨一声,稍有琢磨,微微一笑。
“临淄!”
“齐鲁之地最为繁华之地,若非必要,本君也不愿意将那般璀璨之光给浇灭。”
“许多人的根基、行踪,眼下掌握不少。”
“胶东郡!”
“那些人前来胶东郡,也想要分走、引开本君之力。”
“箕子朝鲜。”
“想要要海外藏身隐匿之地,想的很好,可惜……他们没有机会了。”
“叔父当年在护国学宫立下水军院堂,而今发挥莫大之力,那些人的船只在海域……没有抵抗之力。”
还差一步。
齐鲁之事便是有成。
不枉费自己停留这里这般久,耗费诸般心力,还调动诸多力量,扶苏不由舒缓一口气。
“曹参,接下来之事,你拟定一个章程。”
“越到最后一步,越是不能放松。”
“本君要将他们全部拿下。”
看向曹参,扶苏扬起拳头,用力的挥动。
“是!”
曹参深深颔首。
那也是自己所希望的。
……
……
“乌合之众,不为成事,不为人子,一群废物,一群自大之人!”
“五龙河之地,若是那些人愿意听从我等的调遣,何有被秦军夹击?何有被秦军屠戮?”
“死有余辜!”
“也算因他们不听调遣,替我等抵挡不少。”
“好在,胶东之地,我等也是熟悉,提前一步逃走。”
临淄郡。
一处莫名之地。
传来愤怒之音。
“那些人被扶苏擒拿不少,数年来,他们与我等也有一些交情,许多事情也有往来。”
“若是被扶苏擒拿,我等就有些危险了。”
“本想着将一些力量落于胶东,吸引扶苏之力,使之不为侵扰我等,接下来……不好说。”
“我等这里估计都不安稳了。”
“奈何?”
“而且,下面来报,临淄郡郡县之地,对于一些事情的审查更为严密了,更有审查齐国未灭之前的一些讯息。”
“其意不言自明。”
“还有让人自行举发,已经有人被带去询问了。”
“……”
“扶苏这是准备对我等下手了?”
“该死的,还真小看他了。”
一语更为不满。
齐鲁之地,本为安宁。
嬴政东巡山东,也是在琅琊郡,他们在那里的力量不多,损失也就损失了,不为影响本源。
而扶苏偏要留在齐鲁,处理后续之事。
目标不就是他们?
手段还挺多。
已经对他们造成相当的影响,琅琊郡以谋嬴政,损失不少,已经算是伤筋动骨了。
现在!
本源有损。
秦国之力统御齐鲁,他们的力量滋长本就不快。
预谋大事,非有人力、财力。
财货之力,他们不缺,那个东西多得是。
人力!
多有珍贵,可以值得信任的人更为珍贵。
接连不断的损失,谁也受不了。
扶苏对临淄、胶东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他们能做的越来越少了,限制也越来越大了。
离开齐鲁之地?
前往它处?
山东诸郡之地,一些人、一些事已经变了,更别说诸郡之地,编户造册,贸然前往,动静很大。
箕子朝鲜!
海路又被扶苏封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临淄郡动静,容易影响自身。
胶东郡。
又传开这般的损失之事。
真是……一桩桩的闹心事传来。
尤其是这次五龙河之地的战事,如果那些诸国流亡之人愿意听从他们的调遣,便可力量有成,牵制扶苏之力。
除非扶苏在胶东落下重兵。
而那种可能性不大。
真若如此,齐鲁之地的功劳就不显了,扶苏应该不会那般做,这一次动用两个千人队百战穿甲兵,已经出乎意料了。
再次调集大军!
扶苏不会为之,那样的举动在嬴政面前就属于无能了!
那也是他们的机会。
“我等之力一损即损,一荣俱荣!”
“无论如何,当快速商量接下来的对策,不然,事情更难料。”
一人不欲理会已经发生之事,比起那些事,接下来的危险才更加麻烦,才更为入心。
稍有不慎,还真可能栽在扶苏小儿的手中。
“诸位有何良策?”
与列一人颔首,看向其他人。
临淄、胶东的局势堪忧,欲要想出一道良策,多有艰难。
“……”
“刺杀扶苏?”
“只要扶苏一死,我等无忧!”
片刻。
一人忐忑之言。
“……”
“……”
顿然,诸人一道道目光看过去,视线皆默然。
“此策若是可行,早就施为了。”
“扶苏动不了,也不能动。”
“扶苏若是被刺杀,嬴政很可能不会在意齐鲁大局,王贲之人……最喜欢战乱之事,正瞅着没有战功立下。”
“此策不行!”
竖子如何与谋?
刺杀之事都已经说过很多了。
行不通。
也不能行之,怎么现在又提起了?
扶苏若死,秦国会在这里落下更加强大的力量,那个时候他们该如何?甚至于会大军压境!
“……”
“我……我就是提出一策,是否可行……还是要商榷的嘛。”
“既然我这策不行,你们可有良策?”
提出刺杀之策的那人轻哼道。
于诸人之反对不以为然,这个结果也在预料之中,反正自己想不出来,也算引玉之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