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零一章 欺人太甚(1 / 2)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2228 字 2023-10-28

“安平君!”

“这是临淄郡那里传来的消息。”

胶东郡!

莱阳之地。

自五龙河事情有成,扶苏便是一直坐镇于此,胶东郡还有最后一个大麻烦没有解决。

却也不远了。

多日来,一直在准备。

县府开辟的专门之地。

曹参手持一物,入厅内,语落近前。

“临淄郡的消息?”

“可是通武侯那里传来的?”

扶苏正站在一面屏风前端量胶东郡舆图,许多事情都已经吩咐下去,接下来就可行动了。

筹谋多日,就待一刻。

争取不出任何差错。

闻曹参之言,面上多有期待的伸手将一个扁平木盒接过来。

扫了一眼机关锁,挥手间便是打开,里面是纸质书信文书,不知道会有什么消息传来。

不知道是否如自己所想的消息。

“安平君。”

“非通武侯那里传来!”

曹参有些狐疑。

公子再等通武侯的消息?

为何?

有些不解!

文书是临淄郡郡守传来的。

五龙河一战。

擒拿抓捕的人很多,也已经给于审讯了,得到的有用讯息不少,都已经传递至临淄了。

那里会动手的。

算着时间,应该有结果了。

看着公子归于厅内上首案后,对照火泥印记,将书信打开,曹参不为上前打扰。

“安平君。”

“临淄那里的事情如何?果然有成。”

“接下来就可将胶东郡的麻烦解决。”

“如此,事情了结,归于临淄,再将那里的事情彻底处理,齐鲁可定。”

立于数尺开外,拱手一礼。

“……”

“通武侯耀兵临淄,有我等讯息,临淄郡县已然有力。”

“擒拿抓捕了不少人。”

“却也……有些乱象。”

“那些人想要鱼死网破?临淄郡许多地方都有异动,令郡县难安,为此,临淄郡郡尉之兵多有分派。”

“有通武侯在,那些人不敢有太大动静。”

“曹参,你也一览吧。”

扶苏很快将手中的文书看来,神色平静,不为满意,也不为动容,摇摇头,略有沉吟,抬首看向曹参。

文书里的消息很简单。

惜哉。

非自己要等的消息。

“鱼死网破?”

“那些人应该还没有此等决断,我猜……是想要继续挣扎,分散临淄之力,获得喘息之机。”

“越是如此,越不能够让他们得逞。”

“安平君,我以为……关键时刻,当可请通武侯出手,率兵剿灭一些人。”

“那些人都是帝国悖逆之人,剿灭也不可惜,纵有一时之乱,比起长久安稳,还是值得的。”

“……”

曹参近前,双手将文书接过,一边扫着,一边落下自己的建议,那些人的目的不难猜测。

至于说那些人鱼死网破?

他们还没有那个胆量,否则,诸国沦亡的时候,他们就有决断了,是以,临淄那里的乱象当速速镇压。

以雷霆之势,压制那些人的心思。

胶东郡这里,接下来就可行动,两处出力,两郡皆可定下,齐鲁也就定下,公子此行也就功成。

“……”

“通武侯出手将临淄郡的乱象镇压?”

“胶东郡这里呢?”

扶苏皱眉,扫了曹参一眼,自案后起身,双手背负身后,踱步厅中,曹参之意,自己可以明白。

的确可行。

然……许多事情非那般简单。

“有胶东郡郡兵在此。”

“又有通武侯那里调遣来的两支百战穿甲兵,足可定下胶东局势。”

曹参快速应道。

“……”

“临淄郡,以郡县之兵,似乎难以压下那些乱象。”

“胶东郡。”

“你先看看文书,本君需要想一想。”

扶苏行至厅前,眺望外界虚空天地,齐鲁这里也已经寒冷起来了,迎面有外面吹来的寒风。

“安平君。”

“似有迟疑,不知有何事难以决断?”

曹参很快将文书看完,大体如公子所言,临淄郡那里虽有乱象,有通武侯耀兵震慑,不可能有大碍。

刚才自己所言已经是不错的策略。

公子难以做下决定?

明显有踌躇!

缘由何在?

“在这份文书之前。”

“田言那里已经有关于临淄郡的消息提前传来。”

“通武侯……已经对临淄一些乱象之地下手了。”

“你觉如何?”

扶苏轻飘说道一事。

“这……。”

“通武侯坐镇东郡大营,有维持山东之地安稳之责任,若有乱象,有权将乱象镇压。”

“倘若临淄郡有需要快速处理的乱象,通武侯派人解决……也在情理之中。”

田言那里已经有消息传来了?

比起手中这份还要早一些。

曹参心有疑惑,还是将公子之问回答。

通武侯!

也有权过问山东之地的乱象之事,也有权行动。

就是……手中这份文书好像没有提及。

田言带来的消息……公子也没有和自己说过。

“本君之所以自请留在齐鲁之地,所为……便是亲手将那些人解决掉。”

“曹参,你明白本君的意思?”

扶苏身躯一转,再次行向不远处的屏风之前,那里悬挂着一幅舆图,之前就在看。

“先前从通武侯那里调来两支千人队百战穿甲兵,并无大碍。”

“临淄这里的事情,大体都在本君掌握之中。”

“先前打算,将胶东郡的麻烦处理完,就前往临淄。”

“果然通武侯现在就将一些乱象之事解决,本君留在齐鲁的意义则宛若虚无。”

通武侯那里的力量。

自己可以调遣,可以使用。

但是!

通武侯那里若是动手,意义就不一样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甚至于先前调遣来的两支千人队……也将会含义不一样。

既如此。

自己还来齐鲁做什么?

直接交由通武侯处理,岂非更好,自己相信通武侯也有能力将这件事做好,甚至于做的比自己好。

就算最后的结果很完美,事情传回咸阳。

也非自己所愿。

有通武侯主动插手齐鲁之事,那么,许多事情在别人看来……就顺理成章了。

先前,通武侯功成灭国都轻而易举。

处理一些乱象之事,当手到擒来。

自己……当不显。

自己留在齐鲁就没有意义了。

也就没有价值了。

自己之前谋略那般多的事情,也就……无关紧要了。

“……”

“安平君之意,在下……明了。”

“可现在……安平君刚才已经说了,田言那里传来消息,通武侯已经开始插手临淄郡的一些乱象之事。”

曹参略有沉默。

从咸阳而来,待在公子身边也有一段时间了,许多事情自己都知晓,明白齐鲁之事对公子的重要。

之前琅琊郡。

因一些事,公子被陛下呵斥。

缘由便是那些诸国乱象悖逆之人。

是以,现在待在齐鲁。

欲要将功补过,亲自将那些人解决明证心意能力,若然事情完美,好处无可限量。

通武侯插手!

的确含义不一样,通武侯作为帝国有数的上将军,身经百战,功成灭国就是战绩。

临淄郡的区区宵小,根本不在话下。

诚如此,临淄郡的功劳算谁的?

通武侯的?

公子呢?

胶东郡这里之所以行事顺利,那两支百战穿甲兵功劳不小,接下来要剿灭剩下的人,也许要那些人。

然!

通武侯现在已经出手了,正在对临淄郡生乱的一些人给于处理,似乎不太好解决。

职责上,通武侯也有权对齐鲁之地的乱象出手的。

“……”

“你说……本君前来齐鲁之地,通武侯是否明白本君前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