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一八章 两巴掌(1 / 2)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2627 字 2023-10-28

公子高继续揉着还是有些痛的肩头,阳滋姐姐对自己是真的不客气,还真用力气了。

到现在还酸痛。

那些都是小事,看向母亲,看向阳滋姐姐,继续说道天明兄长的事情,有些事情还是可为的。

而且好处多多。

“……”

“你说的虽好,却……不可成。”

“不提十年之期,天明也不会在咸阳、关中居住,那孩子……,我知道的。”

“你的心……母亲知道。”

“天明!”

“他非小孩子了,他有他自己的想法,你……游说我和你姐姐,也有自己的小想法吧。”

“其实!”

“母亲比谁都希望天明可以在身边,可以待在咸阳,哪怕是不做官,哪怕是当一个普通人,都是可以的。”

“终究,一些事情不一样的。”

“天明如果待在咸阳,于你来说,也是好事。”

“那孩子……天明的事情,不是你能插手的。”

“你现在还小,需要做的是将学业做好,另外的事情,你父皇会有安排的。”

天明!

数年来,他一个人待在南海郡陆丰,就是高儿不说,自己也是无比想念,无比想要他来咸阳这里。

期间,因一事见到了天明。

他已经逐步长大了。

而且,陆丰县城做的很好,自己很开心。

他也在那里很好。

自己很放心。

迎着高儿的目光,公孙丽深深道,膝下子女,高儿是自己看着长大的,他的一举一动自己都知道。

虽然有些宫外的事情知之不详,却也大致知晓一点点。

随陛下东巡归来,高儿长进许多,心思也沉了一些。

天明兄长!

以前在高儿口中,可是听不到的。

阳滋小的时候,天明还在宫里,他们是亲近的,是以现在还是亲近的,高儿和天明并不认识。

提及天明!

若说直接就有很深很深的情分,自己是不信的,当有另外缘故。

似是不难猜。

高儿也开始梳理自己身边的一些人、事,他长进如此,自己是开心的,然而……天明不是他能够驾驭的。

也许将来一些事情,天明会有助力。

别的事情。

艰难!

比起天明待在咸阳让自己和阳滋高兴,自己更希望天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那孩子,偷偷在陆丰开了一个饺子铺子,接下来有时间,当前去瞧瞧,好好尝尝。

权谋之事。

一切都在陛下眼中。

高儿现在还小,陛下或许不以为意,再等等,就不一样了,位列将来之事,陛下会给高儿机会的。

高儿现在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现在该做的事情。

陛下给的。

才是高儿可以拥有的。

否则,多艰难。

“叔父?”

“叔父对天明兄长并没有什么限制和拦阻,一切都是看天明兄长自身的。”

“那些墨家之人,的确不安分。”

“可……若是天明兄长离开之后,那里的墨家之人,如今已经一两万了,都要给于处理了。”

“那些人中只有一小部分不安分,其余都是尚可的。”

“高儿。”

“天明兄长……不会放弃那些人的。”

阳滋将婴儿车内的妹妹抱在怀中,高儿弟弟所说不是没有道理,就是可能性太小太小。

“我……我不太清楚!”

曦儿怀抱着那柄剑器,站在婴儿车旁,看着此刻也伸出双手求抱抱的公子泰,嘻嘻一笑。

至于公子高兄长所问,自己不清楚的。

反正阳滋姐姐已经说了。

“……”

“天明兄长,母亲,那……十年之期满了之后呢?”

公子高略有皱眉。

母亲知道自己所想?

可……那件事对母亲也有好处的,而且,有天明兄长在咸阳,有母亲在,再加上父皇之意。

天明兄长肯定可以在庙朝占据显耀之位的。

期时。

于自己也是有好处的。

母亲话里话外的意思,自己可以明白,那就是天明兄长有他自己的决定,母亲不会插手。

若然母亲不插手。

父皇也不会插手。

武真郡侯那边,也是一样。

不由轻叹。

母亲为何就不能为了自己,劝说一下天明兄长呢,他日事情有成,对天明兄长和自己来说,都是极大的好处。

十年之期!

算了算,距离一半时间已经不远了。

“天明的事情,不是伱过问的。”

公孙丽秀眉挑起,看向儿子。

还在以谋天明!

膝下子女中,自己最为亏欠的就是天明,天明只要不在咸阳,自己相信,他一声都会无灾无难,没有任何危险。

陛下也会尽全力护持他!

陆丰之地,南海郡郡守多有照料,郡侯也是多有照顾,行走天下,也没有人不长眼。

但是!

不入庙朝,就不一样了。

自己相信陛下会重用他,可……有些时候,身处庙朝之中,许多人和事都要变化的。

这一点。

远远不如恣意纵情于江湖之中。

自己不想要天明掺和进来。

高儿的事情!

陛下会有安排。

其它事情,要看高儿自身的能力,高儿现在还小,有时间继续锻炼、磨砺。

就如公子扶苏一样,他也是一步步经过锻炼走到这一步的,高儿接下来也会如此。

咸阳这里,非天明的家!

十年之后,天明应该会回到濮阳之地,那里是自己的家,也是师兄的家,也是公孙一族的家。

天明应该回到那里。

语落,闻泰儿之言,身躯微转,将泰儿从婴儿车内抱起来。

泰儿!

他也是公子,不知道将来如何呢。

自己!

多有心累。

似乎,和高儿、泰儿比起来,阳滋的事情也不算事情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若然自己生的都是女儿多好。

“母亲!”

公子高轻叹,拱手一礼。

“母亲。”

“听说扶苏兄长要回来了。”

接着前言。

公子高又说道一事。

“扶苏的事情,你也不过多问。”

“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将学业做好,再有一两年,你也要历练的。”

公孙丽再次皱眉。

扶苏!

他的事情,自己有耳闻,这几日也有听陛下说过,扶苏的差事在齐鲁之地……弄砸了。

齐鲁那里。

损失很大。

连通武侯王贲的百战穿甲兵都损失一两千。

还有胶东郡的郡县之兵。

还有驻扎在东海之滨的水军,也有损失。

比起扶苏在齐鲁所得,那些人的核心并未触及,是以,对于扶苏公子而言,他接下来怕是要有惩处。

高儿?

那件事高儿还要说道?

最好连问都不要问。

现在要做的就是学业,将一些学问学好,以待接下来之用,陛下说了,会给高儿好好历练的。

自己相信陛下。

扶苏这一次事情没有办好,对于咸阳宫的一些公子而言,是一件好事,起码扶苏不会那般显耀了。

对高儿,也是一件好事。

正因是好事,高儿才不能够提起,才不能够掺和。

“……”

“母亲,我……。”

“我就是想要等扶苏兄长归来的时候,前往迎接,尽一尽礼仪,并无他意。”

公子高亦是皱眉,母亲……母亲怎么就知道让自己沉心于学业,那不是好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母亲难道不想要自己去争夺一些东西。

既然要争夺,肯定要动手的。

“你有此心很好,到时候……会有人知会你的。”

公孙丽颔首。

高儿小小年纪,就在自己身边长大,现在怎么对权势之事那般急切了,他才多大?

自以为很有才学?

就凭借太学里的一些优秀评价?

那些评价可以令高儿将一个县治理好吗?

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才是重要的。

无论是太学。

还是陛下专门请来的一些博士博学之人。

他们的学识……是高儿需要掌握的,为上者,不说要通晓所有的事情,起码,要对许多事情、许多道理都知道。

“母亲!”

“您……您总是这样!”

公子高一礼,颇有不甘的抬首看向母亲。

近年来,母亲于自己助力很少,都是自己主动行事,母亲给的助力很少很少。

还有钱财财货之事。

阳滋姐姐都有自己的食邑之地。

还有封地!

这一次随父皇东巡,更是得了桑海之地,父皇所言,接下来会对桑海进行大力财货投入。

使之成为帝国在东海之滨的明珠。

阳滋姐姐每一岁所得财货,都是数万金以上,咸阳宫里,阳滋姐姐的财库都快堆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