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Lang。 </p>
其实请封世子的折子是不用带到朝会上来说的,无奈接手的是礼部官员,他们原本还好奇安王一脉又有哪家旁支要得好处了,结果一看,竟然是要过继汪翰林家的孙子!汪翰林竟也同意了! </p>
这还了得?清贵变勋贵! </p>
这事还没到上朝日,就已经迅速在文臣武将勋贵中传开了,立即引来群情激辩! </p>
“胡闹!胡闹!哪有过继外人来分祖产的道理!”这是顽冥不化的老学究、汪翰林的老师,国子监祭酒赵大学士的原话。 </p>
附和他的,都是清贵一门,家里藏书比银子还多的。大家有志一同,一齐鄙视汪翰林。老汪你太掉身价了!为了个五代而斩的爵位卖孙子,至于么? </p>
亲,说haode节操呢?文人的孤傲呢? </p>
汪翰林的解释是:“汪家不缺儿子!亲家孤家寡人一个,将唯一的女儿交给了我家,看着亲家膝下空虚不能承天伦之乐享含饴弄孙之福,是个人都应该怀有怜悯之心!况,外孙就不是孙了?民间不乏女儿女婿接了孩子的外祖外祖母一块住着供养孝敬的,若不是我家低门窄户的不能容下安王这尊大佛,你当我家媳妇不想接她亲爹过来孝敬?” </p>
汪翰林除了学问作得好,他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跟他夫人特别能生。 </p>
五个儿子,俱都是嫡子,现已娶亲的三个,诞下孙子六个,孙女两个,其中三个孙子就是安王的女儿、汪家的长媳生的。 </p>
这是让所有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福气,人丁兴旺啊!家族枝繁叶茂那是杠杠滴! </p>
可是,谁能明白家里老本都快吃光了的清贵的苦逼窘迫? </p>
没错,汪家家中臧书多,也的确值钱,可是,哪个文人需要混到卖书度日的地步,他的日子也不用过了!比起卖书,他宁愿卖孙子!孙子他不缺,过继出去了那身上也留着他家的血,书没了可就找不回来了! </p>
因此,长媳长子才跟他透露口风,他只犹豫一下,考虑两天,就点头同意了。 </p>
这对小夫妻也的确被家里入不敷出的经济状况给弄得头大了,现在全家开销都是花的媳妇的钱,毕竟安王嫁女陪嫁的十里红妆大家都看在眼里,可是,架不住每月每年的贴补啊!且下头还有两个弟弟尚未娶亲,一个妹妹等着嫁人,那聘金陪嫁哪里出?总不能再花用媳妇的陪嫁吧?以后几兄弟分家出去还好,可是现在,眼前,当下,父母健在,自然不能分家!偏生家里五个壮丁学问作得好是好,架不住没有职务啊!一个举人两个秀才一个童生还有一个白丁,那点子补贴够什么?都不够他们用掉的纸墨!还有那八个娃呢?光奶妈丫鬟婆子们的月钱就不少! </p>
正好,汪家长媳的便宜弟弟、安王世子翘了! </p>
高美丽终于可以长长吐出一口气。死了的好!不然她连娘家都不好回! </p>
也不是她贪图娘家那点钱,实在是,那个半路过继来的世子弟弟,很不待见她,每年的节礼,都只做表面功夫,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世子跟姐姐的关系疏远。又不是亲生的,能好起来才怪。更何况安王嫁女几乎搬了一半家底出去,世子能给这个姐姐好脸色?娘家助力借不上,在婆家是很没面子的事!钱总有花完的时候,也有一些事情是有钱也不能办到的,她得为自己的孩子争取一个强有力的舅家! </p>
让自己一个儿子过去,回头帮助另两个儿子,可不比那苦逼的寒窗苦读十数载要方便快捷?你当天下有那么多傻老帽各个给闺女陪嫁数万嫁妆啊?她儿子将来娶媳妇,家里没钱可是个难题! </p>
高美丽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跟她爹一说,她爹当然举双手赞成!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