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团里面呆了两天,黄大道从武文斌处提前支了月饷,准备回裕福堂看望许华承、梁枚一和春杏。
当黄大道知道自己月饷有六两之多,简直就是惊喜,“我的月饷有这么多?”
“是呀。团长月饷比一般团勇高,我们团里向来如此。”
“六两银子,那可是足够普通家庭一个季度的开支了!”
“团长身上担子重,六两银子那是应该的。要说梁团总,身上更是担着半个城的安危,除了月饷,年底还有不少的奖励,那又是咱们不敢想的!”
仅仅是月饷,一个团长就是团勇三倍之多,“难怪大家削尖了脑袋,也要混个一官半职,哪里是为了百姓,实际上,都是看重了其中的好处。”黄大道心里想到。
黄大道前来探望,梁枚一和许华承都非常高兴。
黄大道虽然身上没有什么官职,算不得什么人物,但在城里,团长乃是地头蛇,也是小小的实力派,加上是自己亲手医治好,许华承很觉得脸上有光。
梁枚一见黄大道才几天不见,风光焕发,风度翩翩,左瞧右看,越看越觉得其自己是慧眼识人、知人善任。
梁枚一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始终关注外面的情况,因此对当前时事并不陌生。
“大道,你初任团长,很多事情不能着急,这团练的很多规矩,都是慢慢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关键要找准问题成因,随势化解。”梁枚一认为黄大道虽然有悟性有能力,但毕竟没有带过团勇,这人多的地方,利益就多,是非也多,怕黄大道初生牛犊,横冲直撞,耽误自己的前程。
“枚姐姐说得是!进了团练才知道,团中事务,远不只是练兵打仗,钱粮、民事等,头绪繁杂,如果理不清楚,胡乱作为,也只能适得其反。我看啊,关键还在于王阳明先生所讲,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先行了解清楚,再行定夺,才能够确保万全!”
“你有这份见解,那这一点,我也没有必要多说了!”
梁枚一少见像黄大道这样少年老成的人,更为难得的,黄大道学问根底厚实,交流起来,不但一点就透,而且还有更深的认识,很多时候,让自己也有所启发。和大哥梁树棠以及丈夫许华承这种不喜欢读书的人,交流起来,简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心里对黄大道更加喜爱几分!
“但办理团练,也不能不急,外面的情况瞬息万变,说不定什么时候,团练就有大用,此时正是埋首用功,练好团练的时候,且不可坐享安逸,空遗余恨。”
“多谢枚姐姐提点!枚姐姐也放心,我在下庄寨的时候,亲眼见过百姓乱起来是什么样子!眼下,县城外面的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倒更有恶化。这些村寨的百姓,粮食都是朝不保夕,只要粮食一断,就不得不外出谋食,成为流民。那些老弱妇孺,要么卖儿卖女,要么沿路乞讨,有的身强力壮的,则结群成为盗匪,如果再遇见个豪杰头领,则聚而成为捻匪。难保不会闹出乱子,到时候团练出队,也是早晚的事。”
梁枚一听了黄大道的分析,眼神里慢慢的佩服!“果然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也是从世事无常考虑,毕竟团练是要抓捕盗匪的,万一要用,临时抱佛脚,难免吃败仗。听了大道你这么一说,我真是豁然开朗,看来形势确实紧张,更要抓紧操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