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过这招之后,上半身与双腿腰马合一,直接将后仰的身体弹回来,借助前弹力,直攻对方面门。
同样,耿福借助锛手的力道,纵身向前,侧过身子竖起手臂直接向陆鸣脑袋撞了上去!
陆鸣脑袋一歪,躲过这一招后,闲置的左手也有了动作,手臂弯曲,肘关节处直接甩向耿福太阳穴。
对方也是经验老道,伸出右掌贴在肘关节点上,掌部化劲勃发,准备推翻陆鸣,陆鸣见势不妙,在翻飞落地的同时单手撑地发力,翻了一个跟头后迅速拉开双方之间的距离。
耿福看到陆鸣的表现,呵呵一笑:“不错!有些能耐,比我那几个不争气的徒弟强多了”。
“再来”!陆鸣不想与他废话,这两字过后,直接朝对方攻击了过去,此时他已经有些火气了,对面化劲高手就是如此,不在同一级别,你打出的劲力就像是打在棉花上一样,这种感觉让他很憋屈。
化劲武者劲随意动,万化由心。将劲力遍布全身上下,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即使是一只蚊子落下来,也会被劲力直接震的粉身碎骨,而且可以将外来的劲力转移,分化,就像修行了斗转星移一样。
这一次他打算用铁指寸劲攻击对方,同为手上指法,铁指寸劲既能以刚克刚,也能以刚克揉。
在扑过去的时刻,陆鸣五指张开,呈鹰爪形,直接与抓向耿福的肩头,这一次他不相信对方还能弹开。
接触的瞬间,尽力贯透五指,在对方化劲发动的时候,闷吼一声,接着手臂直接大了一圈,这是将全身劲力聚在手臂的结果。
这一次劲力没有被化掉,暗劲勃发更是对陆鸣没有效果,陆鸣最硬的就是双手,铁布衫加之铁指俩俩相合,称之为铁手都不为过。
挤压声传来,陆鸣的五指已经抓穿了耿福的肩肉,正准备进一步捏碎对方肩骨时,耿福也出招了,锛手蒿向他的手臂,随后被剥皮的疼痛便传到神经,本能的松手向后退去。
前两个回合陆鸣没讨到好,这次准确的说,是他赢了,皮肉伤对他来说不叫伤,对方肩部的伤才叫伤,对出拳可是有很大的影响。
只可以没能捏碎对方肩骨,否则这场他就赢定了。
很多人一定很好奇为什么武者打斗喜欢攻击肩部,这是因为太阳穴、咽喉等部位容易防守,而且大多数门派都有防守这些弱点或者消除特训。
而肩头则不同,只要受伤就会影响拳的速度、角度等。严重的情况下,更能使对方失去平衡。
这也是陆鸣为什么喜欢攻击肩头的原因!
大厅中两人对峙起来,耿福也没想到陆鸣还有铁指寸劲的后招,摸了摸右肩有了被刷的赶脚,面容也不再是无所谓的样子,连眉头都皱了起来。
反观陆鸣赢了这招之后,反而更加谨慎起来,身子一动不动,一眼不眨的盯着耿福的双脚。
拳术中有一句行话叫做“先看一步走,后看一出手”。
这条谚语的含义是,看一个人武功的高低,先是观察他的步法是否清晰、稳健、正确,其次才看他的拳脚是否合乎法则。
因为步法好坏是一个人武功高低的标志之一。
只见耿福双腿微屈,向前一窜,然后就是一记搓提,目标直指陆鸣,动作简单,朴实,没有任何花哨。
明显是放弃了锛手,开始拿出真本事了。
这里的搓提可与搓踢不一样,一个踢一个提,一个是攻击,一个是抬,前者的目的是攻击下盘,后者的目的是为了使人失去平衡。
陆鸣对八极拳的理解可能比不上耿福,却也差不了多少,对方的目的是为了逼陆鸣退步,从而进行进步打。
所谓的进步打就是借助距离的冲力,加大攻击的力度,进步横肘、进步撑锤这些都是一己致命的攻击。
陆鸣自然不会让他如愿,脚下重重一跺,沉坠劲贯透的瞬间,铁布衫瞬间发动,他准备硬接这一招,随后又见振动起来,这是枪劲在凝聚,又拳抱于胸,含而不发,只等拳劲凝聚完毕,就给对方来下狠的。
八极拳的劲力虽然刚猛暴烈,但在练习和应用时都讲究“劲到头”。
也就是通常拳术中讲的“寸劲”、“爆力”,八极拳发力的全过程可分为前期动作的运动过程,也就是发力地准备过程和发力过程。
发力动作的运动过程要放松,要达到松而不懈、快而不僵,以便在节省体力、理顺筋脉的前提下快完成动作。
当动作运行到指定位置时,再突然发力。所以八极拳地力过程要领总结起来就是:力前的过程要放松、要快,快到位,到位就发。
来了!
两人一触即发!
都使出了全力,耿福全身发力之时,肉眼可见的看见周身空气扭曲,就像是40多度太阳照射在马路上一样。
这是暗劲勃发,拳劲附带穿透的效果。
而陆鸣也不甘落后,出拳的瞬间空气一阵炸响,这是力量大到极致,速度快到极致与空气摩擦产生的脆响。
千金难买一声响!
拳与拳错开,同时攻击对方中线。
“嘭”的一声双方不约而同的倒飞出去,陆鸣直接被打飞到门外,而耿福也被打的贴在了墙上。
耿福很惨,整个人直接被镶在了墙上,再也没有了先前的仙风道骨,这也是他功夫高强,化掉了陆鸣一大半的力道,否则恐怕会直接被陆鸣打穿。
陆鸣更惨,直接摔碎大门的钢化玻璃不说,更是撞断门口的石狮子才堪堪挺住,等同于撞击了三次。
此时,他只觉得全身翻江倒海,这耿福的攻击直接穿透皮肉,使部分劲力攻击到了五脏六腑,疼、无比的疼。
这场比斗只能用惨烈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