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时就这样在患得患失的纠结症中流逝,飞机跨越八百平方公里的土地降落在悉尼金斯福德机场,天色很蓝,阳光很好。
纪彦戴上墨镜走出机场,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让他心里不再那么压抑,他只有短短三天的行程,出于好奇心的驱使订了一个胶囊旅馆,除了悉尼歌剧院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目标,只是一次随性的短途旅行。
搭乘电车从机场来到市中心,他很快就找到了住宿地点,酒店在这栋建筑的第三层,偏偏电梯的爬升速度又慢的出奇,于是他干脆走楼梯来上到了胶囊旅馆。
办理完入住手续,纪彦很快得到了一张房卡,又上了二层楼穿过一条的廊道,终于得见胶囊旅馆的庐山真面目。
胶囊旅馆源于太空舱的设计理念,睡眠空间虽然狭小却很炫酷,虽然过多塑料材质增添了廉价感,洗漱沐浴也需要公用,但还算是相对猎奇的体验。
放了行李,纪彦又在附近逛了逛,天色很快暗下来,这一整天便算过去了。
一早睡醒,纪彦背上背包早早的出门,搭上了开往悉尼歌剧院方向的电车。
悉尼歌剧院位于环形码头下站处步行约十分钟,大清早已经游人如织,而悉尼的好天气让歌剧院看起来总是风和日丽,一片祥和。
纪彦坐在岩石区的小餐馆享用了一顿早餐,往歌剧院的方向走过去,巨大的邮轮停靠在岸边,海鸥停在船沿无所事事的梳理羽毛,不时可以看到来来回回的旅行团举着旗帜浩浩荡荡的经过。
背包独行虽然寂寞,但在纪彦开来,也是一种颇为不同的视角。
没有和同伴在一起的热闹,除了自己也没有任何依靠,掌握的是自己最直观的感受,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了解自己。
自己喜欢什么,厌憎什么,怀念什么,逃避什么,在只有自己的旅途上走着想着,你会在此刻变得纯粹自我,暂时抽离了所有被施加的责任,而答案就会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没有多少人能有“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的宗师气魄,一场独行更像是洞见自我的修行,即便相送也无妨,但唯独不能缺少的是迈出这一步的勇气。
纪彦是借着这次独行的机会填窟窿的。散心,也为了自己找些动力,在澳洲的一年能够不留遗憾,哪怕这些画面里只有千疮百孔的自己,但努力过的样子想必日后回想起来也必会闪闪发光。
沿着石板路经过几个渡口,又往前走了些路,悉尼歌剧院贝壳状的穹顶终于映入眼帘,在太阳下反射着耀眼的光。
海边的风很大,宽阔的海港大桥横亘在海面上,刚硬的轮廓看起来像是忠诚守护着悉尼歌剧院的卫兵,纪彦看着海面眯起眼睛,心里终于不再一片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