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寒冬临近之时,柱子又请人帮忙写了封寄回家的信,在信中,柱子告诉了香莲决定在年关将近时回家的消息。
对于转眼间已经与柱子离别了近两年时间的香莲而言,柱子决定年底回家这一消息,不可谓不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看完信件后的香莲,心中顿时是无比的欢喜和充满了无尽的期待。
自从收到柱子寄回家的信件之后,香莲的脸上,每天都显露出开心而甜蜜的笑容,做起事情来,也异常明显的比以前更加的有了动力。
而此时在县城里的花姑,自从被调任到县第二医院的妇产科上班后,由于从县城到香莲家的路程较远,再加上交通的落后,导致每次前往香莲家一趟,最少得耗费一天的时间。
随着名气的日益增长,花姑的工作量也随之加重了许多,以至于平常时日里,很难再抽出一整天的时间来,前往香莲的家中拜访。
直到及近年关将至之时,医院才给花姑特批了假,让花姑才得以有机会带着月言,乘车前往香莲家,看望已经有近一年没有见过面的香莲和干儿子。
当香莲告知花姑,准备在开年后盖新房的好消息时,花姑心中在深感极度惊喜的同时,更多的却是与香莲一样,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这一年的腊月二十七,在京城打工的柱子回到了家中。
年夜饭的饭桌上,柱子看着眼前四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开心而深感欣慰的对香莲嘱咐道:“香莲,在那些大城市里,如果没有文化知识的话,真的很难生活好,因此,将来无论我们如何困难,也一定得想方设法,尽可能的让孩子们多读些书,多学些知识才行。”
面对着从京城打工回来后,柱子的又一次郑重嘱咐,香莲微微一笑,点头回应道:“好的,我记住了,柱子,你就放心吧,我一定会让几个孩子尽量多读些书的。”
香莲看着眼前言辞恳切,表情严肃而认真的柱子,她有些想不明白为何憨厚老实的柱子,自从京城回来后,会突然变得如此般的重视起几个孩子的教育,竟然会重视到一而再,再而三的,多次对自己提及有关几个孩子教育方面的事情。
要知道就在两年前,去京城打工之前的柱子,无论是谁向他有关自己几个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当时的他可还全然是一副小孩读不读书都无所谓的态度。
甚至还对那些问他的人反驳道:“反正书读多了也没什么用,我的那几个孩子,将来最多混个小学毕业就行,反正对孩子们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识几个字,写的出自己的名字就行。”
对于几个孩子将来接受教育方面的事情,香莲依旧还非常清楚的记得,当年的柱子,可真不是仅仅只是对外人口头上说说而已,当年还真就曾三番五次的安慰和劝说过自己,让自己在心里面看开点,思想上想通透些,甚至对自己引用了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听说来古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而当时的香莲也是万万没想到,自己那大字不识几个,头脑有些木讷,身材高大结实,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蛮劲,一眼看上去,纯粹就是一个大老粗的丈夫,竟也能引经据典,脱口而出说出这样的话来,此刻再度回想起自己当时那种惊讶表情后,便忍不住再次的笑出了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