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剑术(1 / 2)

“罗大哥,那个修士也在里面。”

程介峰青面黑髭,面相凶恶,人称陈王爷治下罗刹兵,熟识的人称作罗大哥。

程罗刹点点头走进房间。

“王爷,宝图没到手,夏蝉和森鸠让您蒙羞了。”

“宝图不在余凶良手里,就算在他手里他也不会留着。我的本意是让余凶良没法参与到帝陵宝藏的争夺之中,现在看来,余凶良消声匿迹,夏蝉和森鸠已经做得很好了。”

程罗刹死磕道:“介峰无能,请王爷治罪!”

陈王爷隔着紫铜屏风,沉默许久,说道:“那你去吧,去把图拿回来戴罪立功。”

屏风上朵朵金牡丹精雕细琢,题名《富贵图》,程罗刹俯首,道:“介峰万谢,誓夺宝图,光复……。”

陈王爷打断道:“好了。”

“哎,介峰,相较宝图而言,我是向来视你为左臂右膀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程罗刹道:“诺。”

“退下吧。”

……

“王爷好像制不住下属了。”

“我能制得住谁呢?偌大的王朝,个个满腔的怨愤,希望过几个年头能好点吧。”

程介峰听完最后一个“吧”字,魁梧身躯方才迈出门槛,至始至终,双手握于前,抱着一柄带鞘砍刀。

————

天气转暖,吹的风是暖风。

对于刘喜静来说,这身衣服是紧了些。不过,刘喜静低头嗅了会,这身男装上有香味不出奇,但他发现它的味道与青石身上的相似。

长须老道施施然走进院子,一进门就看见了“早起”的刘喜静,十分吃惊。

刘喜静打了个哈欠,一宿未眠对这个曾经日上竿头才眯开眼的刘大公子已成家常便饭。

长须老道找个干净的地儿,吩咐刘喜静坐下。刘喜静死活不肯,说是站着能提神。对于钟离长生而言,他顾不及太多,一路行来,向来火急缭绕的。

但这时,他又不得不平复自己心情,对这个少年重复以前的话,“徒儿,老夫问你,你我师徒二人,一路走来,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年轻道士点头又摇头,站立着,脑袋摇摇欲坠。长须老道有所意料,也早有准备。

“师弟,一大早的,你就下巴贴到胸口上了,看来是倍有精神呢。”

刘喜静登时眼睛睁得比什么都圆,对着始料未及的孟津师兄笑了笑,“不早,不早。”

长须老道叹了口气,这臭小子就需要有个人治治,不然除了情情爱爱啥都提不劲儿。钟离长生只能自问自答道:“徒儿,你可要听好,为何老夫孜孜不倦地讲,你我乃是道士,并非修真者?万剑天宗千年兴盛,是旷世的殊荣,可事到如今,又有几人记得千年前的道教?当今之世,修炼真气的人便可称作修真者,又有几人记得修真者修的是道,而不是功名利禄?我将玄武兽玺赠予你,其中也有你自己的功劳。老夫不要你记那些道家学问,道教清规,老夫要你谨记,身为道士,只有两门功课,一是济世扶贫,一是降妖除魔。”

刘喜静点头,未有其他的反应。事已至此,再谈担忧徒弟有没有听进师傅的话,便是为师的不成熟。长须老道将天响拿在手上,此时的天响为了保留真气,已经变回原本的石剑。

长须老道继续道:“天响剑与天宗剑修们的灵剑有两点不同,一便是天响剑的祭品,还有一点,就是这位西海铸剑师。巨牙阙原属器宗,后器宗土崩瓦解,便归水映城管制。巨牙阙的铸剑师与一般铁匠不同,不锻造无祭品的剑是他们的传统。而铸剑师之中又有一类人,便是重执这般的剑痴。老夫曾埋怨水月天,为何要把赤霄宝剑交到一位剑痴的手上。随后才被她告知,水月天是故意为之,让巨牙阙召回西海的重执,最后以吃剑的罪名捉下他,为的就是让这位剑痴给她卖命。剑痴虽嗜好怪异,但却养成独特的体质。铸剑师每一把新剑出炉,都会损耗自身元气,而剑痴犹胜之。但剑痴的效果却往往更好,老夫还不曾见过几位真正的剑痴,重执算是少有,水月天说他铸剑之时,与剑有所联系,达到通灵的境界,任何一把甚至是木剑到他手里,他都能神乎其神地将其锤炼至锋利无比。不过,唯一代价也就是他自己,更何况是天响剑,可以说重执命不久矣,他全身精气都耗尽在天响剑之上。”

水月天果然不是善类,刘喜静闻言心里有些凄凉,对于执叔,他一言难尽。

孟津在一旁注意到年轻道士脸上不轻松,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这是铸剑师的宿命,他们对一把剑有刻入骨子里的执念,宝剑出则剑师死,剑师却生来只为宝剑出。”

“灵剑之中桃木剑,铜钱剑不少,正是有重执,你的天响剑才能拥有利刃,待天响剑自行修炼,练成甚至可以与剑皇的桃花醉比肩。所以,徒儿,接下来便是你与天响的修炼,剑修剑修,你须待这把石剑如亲朋好友,方能携手共进,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