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除了提升自己这个最重要的事情之外,到底还有没有点别的事情是可以做上一做的呢,就这样白白的浪费掉这些时间着实也是不应该的事情,根本就是枉费了这多活出的十几年岁月。
但自己现在才十二岁的年纪,很多成年人可以做的事情,自己现在是没法去做的,想让一直以来都性格保守的父母去做,以现在的自己,也是毫无说服力的。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第一桶金,自己该从哪个地方着手去做呢。
冯超辰吃完早饭,回到了房间,摸出那本日记本,一页页的慢慢翻动,开始思考第一桶金的方向,想看看从中能不能找到一些合适现在情况的事情可以做。
翻着翻着,忽然看到自己特别标注的一个记号,是网络小说。
是个不错的着手点,打了个标记,再接着往下看,来回翻了几遍,列出来的几项要么不满意,要么就是现阶段做不了的,要么就是能力不足等等。
看来看去,好像现阶段最适合去做的也就只有写小说这一个项目了,要不要尝试一下?
冯超辰还记得自己小学和中学的时候没什么别的爱好,网吧游戏厅都没有任何的兴趣,对外出游玩也没兴致,就是喜欢看书,每个周末和寒暑假,甚至过年期间,只要书店有开门营业,都经常是一早就去书店看书,一直看到书店播放关门的音乐响起才离开。
一开始的时候看的比较杂,像什么名著、散文集、杂记、传记、小说、辩论分析乃至文言文书籍等等,都有涉猎。但毕竟年少学浅,深奥的书籍没人指导,看起来觉得生硬吃力,就渐渐抛弃一旁,通俗小说倒是看的越来越多起来。
记得有一次在书店看到一部文字内容都比较简单幼稚的小说,看到最后一页作者简介的时候被惊到了,作者竟然是一个才刚刚过了八岁生日的小孩子,竟然都可以出版小说了,当时甚觉稀奇。
那么看看现在的自己,怎么说也有十二岁了,要算心理年龄都奔三了,写写小说什么的也不会有人觉得奇怪异常不对劲的,并且很重要的是,零成本,这样看来,倒也是非常适合自己现在的景况。
那行!
就这样定了,冯超辰本身也比较有写作的兴趣,没有再做过多的犹豫就定了下来。
翻出一本还没有使用过的作业簿来到小书桌前坐下,雪白的稿纸摊好摆在面前,冯超辰拿出一只铅笔,拿着小刀慢慢的削着,一边削笔,一边在心里慢慢的思量,自己的这第一本小说,在2004年这个时代,该写些什么类型,以及怎么样的一个故事。
网络小说和传统小说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和市场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并不是传统纸媒出版意义上的作者为主,作者写什么读者看什么,而是读者为主,以读者市场作为风向标,读者们在这段时间里喜欢看些什么,那么这段时间里出现的小说绝大部分一定就是这种类型,直白的来说,就是市场需要什么类型的小说,就提供什么类型的小说。
而读者在不同的时间的里,想看的小说类型也是不一样的,每年都会有一个最突出火爆的类型,一定就是那年最多读者喜欢看的类型,网络小说二十来年的发展就是这样呈现一种螺旋式的上升。
所以说并不是随便把一个未来的小说搬运过来,就一定会超级大火,很可能会因为太超前的思路想法,反而莫名扑街。现在是2004年,要考虑现在的读者阅书能力没有十几年后那样的老道,得分析他们都喜欢看些什么类型的小说,再从这个类型着手,写出一部相对来说质量上乘,能够一炮而红的小说。
重生之前,冯超辰已经看了十多年的小说了,一直是一个非常铁杆的网络小说迷,即便不能说读书破万卷,但好歹也看了有上千来本了。自己也写过几部有头没尾的小说,下笔不敢说如有神助,也算还马马虎虎能过去,虽然那几都是只写了一半就弃坑了,但有一次冯超辰无聊百度了一下自己的小说,发现居然还有零星的那么几个人询问有没有后续情节,忽然让他觉得有些感动,只是一旦断更就难再续,停滞一段时间后就灵感全无,发现写不出当初感觉后,最终还是没有接着续写。
所以冯超辰仔细的考虑过了,现阶段而言,他唯一的本事就是码字了,除了写小说和修电脑,现在的他挺悲哀的发现,自己好像还没有第三件能称得上擅长的事情。
现在的这个2004年还属于网络小说的蛮荒时代,正好适合他现在进入,市场早期遍地都是黄金,成功的几率远比已经成熟的市场要高的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