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后之事一直僵持了六年,直到六年后,魏承拿住了裴氏的大把柄,才借这件事开刀,一举肃清裴氏。
在这六年间,因为皇后废立之事,无数世家官员串联,与裴氏站在同一线,向皇帝施压,现在裴氏倒台,这些串联的官员也遭到清算。
一时间天京哀嚎连连,破家灭族所的悲怆盘旋于天空,直冲紫宸宫,却冲不跨紫宸宫前的金龙像。
魏承借由皇后废立之事,终于将他看不惯的老头子清扫出朝堂,从此朝堂上能掣肘他的人少了一大半,至于剩下一小半,落在立锦月为后上。
废掉犯了错的皇后是一回事,但立一个家族早已被世家除名,沦为庶民的女人为后,又是另回件事。
哪个世家没有一个正当龄的女儿,哪个世家当真不屑皇后之位?
哪怕要重新立后,也该选一个出身名门,血统尊贵的女子为后。
可魏承不愿。
他若要一个出身尊贵的皇后,之前又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废后?
总之他就是铁了心,一定要立锦月为后。
锦月说不好这其中对她有几分真心,她彻彻底底沦为一个工具人,皇帝用她和朝堂上的大臣进行博弈,用立后之事排除异己,将那些掣肘他的力量彻底清扫出朝堂。
终于,在三年后,他终于如愿。
锦月被册封为贵妃。
贵妃之后就是皇后
所有人都以为这只是一个过渡,姜贵妃早晚会被册封为皇后,可没想到,先皇后诏书下达的,却是一道问罪诏书。
自魏承表明要立锦月为后后,锦月就进入众矢之地,文武百官无数双眼睛盯着她,锦月受到无数攻讦。
十年间,有很多次,锦月都差点被各式各样的手段震杀,幸而她运气好,又有皇帝庇佑,和皇帝同甘共苦,一路登上高位。
无数人攻击她的出身,攻击她的品德,攻击她的手下,剪除她的臂膀,却忘了一件事——去查她的来历。
谁不知道姜贵妃是昔武帝视之为父母手足的姜家出身,谁不知姜家纵然现在倒塌只剩一个遗孤任人欺凌但祖上极阔?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此姜贵妃,并非彼姜骊,真正的姜氏遗孤。
被逼入绝境后,这没想到的事也被想到了,原是孤注一掷,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还真抓住了姜贵妃的把柄,真正致命的东西。
陈述实情的奏章很快出现在魏承案前,魏承引而不发,可丹彩宫已经被围起来,一众姜贵妃党羽也被控制,贵妃党一夕之间由天堂到地狱。
被拿下来之后,锦月只有果然如此,果然到了之感,居然没有多少惊讶。
姜骊的舅家纵然手段再狠辣,可实力不济,有些地方也伸不了手,何况他们为了控制锦月,向锦月要好处,还留下了锦月的父母——这便是天大的破绽。
锦月被关在丹彩宫中,一夕之间,仆人散尽,不是死了,就是不知道回到谁身边去。
深宫半夜,一盏残灯下,锦月静静看着灯芯燃烧。
“你真名锦月,是也不是?”寥阔的夜风中,突然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是。”十年过去,昔日青涩的小姑娘彻底长开,化做一个如盛开的桃花一般,容颜灼灼,艳色逼人的女子。
姜贵妃的美貌历来为世人所称道,昔有桃花在她醉梦时落入她眉心,久久未被拂落,氤氲出一朵桃花印,待她醒来,桃花人面相映红,几乎让人怀疑这是否是人间可以留住的颜色。
皇帝盛赞:“骊珠之美,美若桃花之神。”
以姜贵妃为源头的桃面妆迅速风行于各阶层女子中,只是再如何精心装扮,也达不到姜贵妃艳绝人寰的程度。
有人感叹:“昔有花神落人间,桃花掩面修却仙,奈何人间留不住,总是东施羞掩面。”
这说得便是天京所有仿桃花妆的女子不过东施效颦,没有贵妃半点丰韵,这也让锦月本就岌岌可危的名声更加雪上加霜。
传出这句话的人事后被人打死,却也丝毫不减桃花妆的风行。
“若你今后独居丹彩宫中,再不出,朕可留你一命,全这十年夫妻之情。”皇帝自宫灯后走出。
“不必了。”锦月在心里长长叹口气,本想这么说,却又收了回去。
只见灯下女子纵然身处黑暗中,亦容颜灼灼,不减半点丽色,魏承瞳孔渐深,十年夫妻,纵然多是利用,也不可能全无感情。
“我非皇后,又岂能与陛下并称夫妻?”锦月如此回道。
魏承之所以将罪证及处置留中不发,除了想钓上来更多鱼外,还有……他还在犹豫。
到底要不要借这件事再将朝堂大清洗一遍,一个已经封为贵妃的女人,在封后的前夕,被发现,并非本人,而是冒名顶替,出身实则卑贱,该是多惊天动地,该能牵连到多少世家权贵?该能借此彻查出多少肮脏,排除多少异己?
可若是这样,他和锦月的夫妻情分,就彻底到头了。